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碳酸盐岩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及成岩作用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充分利用工区内的录井、测井、岩芯及野外露头剖面资料,应用宏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手段,通过对地层进行重新划分对比,在岩石结构组分类型及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柯克亚及邻区下第三系卡拉塔尔组的沉积格局以及主要的沉积相类型特征,指出了本区总体上为海湾泻湖沉积环境,引入了“台坪”的概念,用来表征台地内部发育于柯克亚—乌鲁克水下高地上别具一格的沉积特征,并首次提出了现今构造在卡拉塔尔期具有雏形,并控制了该区的沉积格局。通过沉积相对比分析,结合区域沉积背景,指出了不同时期区域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分别建立了不同时期沉积相合乎实际的发育、组合模式。通过储层特征描述,结合控制优质相带展布、成岩作用、构造作用等储层主控因素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受大气淡水淋溶改造的台内滩及台坪亚相为有利的储集相带,并建立了滩相白云岩储层演化模式和本区储层发育的概念模型,预测了储层的有利发育层位和区域分布。为该区下第三系卡拉塔尔组碳酸盐岩油气田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储层地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