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沙粗沙区小流域侵蚀产沙来源与模拟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jun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拦泥减沙效益最为显著的措施,也是最主要的水土保持措施之一。众多的淤地坝阻断了泥沙入黄,拦蓄了大量泥沙。淤地坝所拦蓄的泥沙记录着流域内一系列侵蚀产沙过程和泥沙来源信息,可用于反演流域侵蚀产沙强度特征及泥沙来源,对资料匮乏地区的土壤侵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选取位于黄土高原北部多沙粗沙区的皇甫川典型坝控小流域黄家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遥感影像解译、野外采样及室内分析等方法,研究淤地坝内淤积泥沙所携带的土壤侵蚀信息,分析淤地坝泥沙沉积特征,根据沉积旋廻“大水对大沙”的时标信息及水文站降雨资料,辨识沉积剖面对应的侵蚀产沙时间序列,使用复合指纹示踪技术和SEDD模型量化坝控小流域侵蚀产沙强度,深入探讨流域内不同源地对淤积泥沙和坝内各沉积旋廻泥沙的贡献率,从而确定研究区的侵蚀产沙信息。研究表明复合指纹示踪技术和土壤侵蚀模型在多沙粗沙区土壤侵蚀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对小流域生态恢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及水土流失预报等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结论如下:  (1)依据不同沉积旋廻的泥沙容重结合淤地坝库容曲线及采样层厚度,采用大水对大沙原则,确定了主剖面泥沙所对旋廻层的淤积量及淤地坝运行期间的年侵蚀产沙量。结果表明黄家沟淤地坝控制面积1.04 km2,自1972年建成至今累积淤积泥沙体积为48.56万m3,累积淤积量为65.58万t。采样层厚度为2.97 m,对应泥沙体积15.27万m3,累积淤积量为20.47万t,与2001至2014年间的降水事件吻合。淤地坝自建成至采样年年均侵蚀产沙模数为1.54万t km-2 a-1,采样层对应年均产沙为1.41万t km-2 a-1。2001-2014年淤地坝各年侵蚀产沙呈趋势波动变化且年侵蚀产沙量与降雨量具有密切相关性。2012年总降雨量达646.9mm,总产沙约为4.47万t,占2001-2014总产沙的21.8%,其中2012-7-21单日降雨达124.7mm,对应产沙为2.79万t,约占当年产沙的62.4%。  (2)通过对流域内各潜在泥沙源地(砂岩、草地、农地)样品以及主剖面各旋廻泥沙样品的指纹因子进行测定分析,使用非参数检验(K-W H-test)筛选统计意义上具有显著特征的示踪指纹因子,根据逐步判别法进行筛选,最终确定黄家沟淤地坝最优指纹因子为Xhf、TN和137Cs组合。根据旋廻中最优指纹因子的浓度,借助多元混合模型计算泥沙来源区对坝内各个采样层的贡献率及整体贡献率。结果表明:不同源地差异显著,位于陡坡的砂岩是研究区泥沙的主要来源,贡献率为73.4%;其次为农地和草地,贡献率分别为15.3%和11.3%。对模型结果进行拟合优度检验,GOF为0.88>0.8,表明本研究分析结果精度达到要求。  (3)采用SEDD模型模拟黄家沟坝控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下土壤侵蚀产沙状况,并根据实测淤积剖面泥沙数据对模型模拟值进行校正。其中年降雨与产沙相关系数R20.74,模型模拟结果的纳什系数NSE0.54,说明该模型可用于本区域小流域侵蚀产沙模拟评价。模拟结果表明该流域侵蚀产沙的空间分布与流域内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密切相关,砒砂岩占总产沙的94.2%,其次为农田(3.3%),草地(1.1%),林地(0.8%)以及冲积区(0.6%)。
其他文献
景观生态学研究大区域内由多个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空间结构及相互作用、协调能力和动态变化,是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森林景观格局的研究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中占据重要地
由于全球森林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的现状,如何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而将原生植被群落与现实植被群落在群落特征、生境状况等方面作对比,是恢复森林的
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文过程及主要营养元素动态特征在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氮平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人工林生态系统面积大,因此对人工林生态系统水文生态功能及养分的研究已
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2月初访美时强调“要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关键在于美国自身经济政策和结构的调整,包括取消对华出口种种限制,特别是尽早放宽对华民用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3月20日予以回应,美国已准备将46项技术出口到中国,其中一些可能还不需要执照。他还指出,美国大使馆在5月将带领一支企业代表团前往上海,与有兴趣购买美国高科技产品的中国公司洽谈。美国对华的出口管制政策以及美国出
彩叶芋(Caladium bicolor)是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室内观叶植物,由于受温度条件限制,其观赏期短,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本文以两种市面上常见的彩叶
竹类植物作为禾本科植物中的一员,其生长周期长,开花时间不确定,且开花后立即死亡等开花特性不同于普通禾本科植物,这些开花特性使得对竹类植物开花机理的解释变得困难;同时
干旱的生长环境是植物生长发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限制因子,植物为适应干旱的环境,会依据自身的习性启动从植物外部形态、生理代谢、生化过程及分子水平等的一系列响应。花吊丝
21世纪是绿色的世纪,随着绿色消费的兴起,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已逐渐成为现代人追求时尚、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植物园作为人们旅游的目的地之一,因其得天独厚的植物景
嘉宝果Myrciaria cauliflora Berg,原产巴西,1962年我国台湾从巴西和美国引种,因其树形优美,树干生花,结果性独特,具有绝佳的观赏价值,目前在台湾已经作为新型的庭园(休闲)果
以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近自然毛竹林为研究对象,揭示近自然毛竹林空间结构的动态特征,为实现毛竹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设置100m100m的固定标准地,进行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