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酸酶高效生产菌株74<'#>的改良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y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酸酶是一种可以水解植酸的磷酸酶类,能够分解饲料中的植酸为动物可利用的无机磷和肌醇,已经在动物营养,人类营养以及酶法合成低磷酸肌醇方面有了很广的应用范围。但目前,提高植酸酶生产菌株的单位表达量,进一步降低其生产成本仍然是最重要的植酸酶产业目标之一。本研究以目前植酸酶表达量最高的实际生产菌株74#为材料,通过共表达二硫键异构酶、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增加基因拷贝数等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其表达量,降低生产成本。本研究也对毕赤酵母表面展示植酸酶进行了尝试。根据已发表的毕赤酵母来源二硫键异构酶(PDI)基因序列,克隆获得PDI编码基因,并构建了含有PDI编码基因的毕赤酵母胞内表达载体pPICZA-pdi,以植酸酶生产菌株74#为受体进行了转化。从600个转化子中筛选到3个酶活性更高的重组子,其中酶活性最高的49#菌株其活性是原有菌株74#酶活性的120%,在5L发酵罐中表达活性达到16,582 U/mL。在此基础上,用经密码子优化的大肠杆菌植酸酶基因appA-m,构建了表达载体pPIC9K-appA-m。以共表达PDI蛋白的植酸酶菌株49#为受体,筛选重组子后得到多拷贝的植酸酶菌株79#,酶活性达到17,434 U/mL,与共表达PDI蛋白的49#菌株相比,提高了10%;与生产菌株74#相比,提高了34%。根据已发表的树干毕赤酵母基因组序列克隆了低氧启动子PsADH2 promoter序列,并根据已发表的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序列,按照毕赤酵母密码子偏爱性对血红蛋白基因进行了密码子改造和合成。构建了表达载体pPIC9K-PsADH2-vgb-m,以植酸酶生产菌株74#为受体进行了转化。对重组子进行筛选得到低氧条件下植酸酶活性最高的转化子15#,利用摇瓶培养,其在低氧条件下的酶活性是74#菌株酶活性的4倍,达到249 U/mL。另外,本研究对表面展示植酸酶进行了尝试。通过已发表的啤酒酵母基因组序列克隆了α凝集素蛋白AGα1编码基因,构建了表达载体pPIC9K-appA-m-AGα1,转化毕赤酵母,对重组子进行筛选,得到了在酵母细胞表面有植酸酶活性的菌株。
其他文献
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纤维作物,与其他植物细胞相比,棉花纤维在细胞形态、发育和成分都很独特,深入研究棉花纤维形成的分子机制将有助于揭示细胞伸长和纤维素合成等重大理论
我国是棉花种植大国,但干旱缺水等环境因素越来越威胁着棉花的生长发育。由于棉花耐旱性状的复杂性和缺乏有效的选择手段,常规育种对棉花耐旱性的改良进展较慢。本研究是国内外首次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构建棉花耐旱相关基因文库,从分子水平上进行了棉花耐旱EST的筛选,为分离、克隆、转化棉花耐旱基因奠定了基础。本研究通过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成功的构建了高质量的亚洲棉石系亚1耐旱相关cDNA文库。经过蓝白斑筛选、菌落P
生麦芽糖α-淀粉酶指α-淀粉酶家族中水解利用淀粉及相关多聚糖主要产物为麦芽糖的一类酶,包括麦芽糖淀粉酶、新普鲁兰酶和环状麦芽糊精淀粉酶。生麦芽糖α-淀粉酶具有多底物
本研究对胶乳中COI1及其启动子区域进行了克隆和分离,并对其表达进行了分析,旨在进一步研究HbCOI1表达调控方式,为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重要线索。研究结果如下
转Bt基因抗虫植物己经在生产上广泛应用。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棉花品种改良技术有了质的飞跃,转Bt抗虫基因棉花被迅速大规模推广的同时,也给农业生产提出了新的难题。缺钾
学位
流行病学和相关研究证实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尖锐湿疣、宮颈上皮瘤样增生和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HPV感染机体后各种病毒基因的表达是受严格调控的,尤其是晚期基因,在未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