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足尺试验的钢屋架计算模型与梁柱节点受力性能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ian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钢结构建筑中,钢屋架结构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结构形式,并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仓库、机场航站楼、集贸市场等大型基建项目。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和设计人员对屋架结构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和设计经验,有时为了简化计算,计算模型的节点经常采用理想铰接或刚接,且仅有节点荷载作用。然而,在钢屋架结构中,杆件的截面形式和节点连接形式等因素都会对结构受力产生影响。例如,在装配式屋架结构中,节点采用螺栓连接,每个螺栓实际受力、孔伸长率和孔间滑移等因素使得节点的刚度介于理想的铰接和刚接之间,杆件在节点荷载作用下不仅有轴力,还有弯矩和剪力作用。计算模型与实际结构的差别可能导致无法反映结构实际的内力分布和整体变形,因此,有必要对钢屋架结构的计算模型和节点受力性能进行研究。本文以某海岸换流站阀厅联合建筑工程为背景展开研究,该阀厅联合建筑结构采用42米的梯形钢屋架,并且采用了装配式螺栓连接方式。为了避免试验模型的尺度效应和考虑螺栓节点连接情况,以及为了了解屋架结构的实际内力分布和受力性能,进行了足尺试验研究,并在足尺试验的基础上,研究钢屋架结构的计算模型和梁柱节点的受力性能。在绪论中本文首先从屋架试验、计算模型和次应力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钢屋架试验研究和计算理论,然后介绍了梁柱端板节点的研究方法和端板的受力性能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而后,进行钢屋架足尺试验研究,介绍了足尺试验模型的选取、测点布置方案以及加载方案,分析了结构在设计荷载工况下的变形和内力分布,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屋架杆件次应力影响规律。足尺试验得到的数据将为后文的计算模型分析和梁柱节点受力性能研究提供依据。进行屋架建模计算分析时,考虑到屋架节点处的螺栓数量和大小、杆件截面、节点板尺寸有所不同,因此,如果要考虑每个节点的刚度对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需要付出相当大的计算代价。所以,为了简化计算,首先分析Frater和Packer建议的三种计算模型,即屋架各节点均为铰接的模型P、各节点均为刚接的模型R、铰接和刚接联合模型PR;然后,为了考虑下弦梁柱节点区域对结构受力的重要影响,在刚接模型(R)的基础上,提出了模型RS,即引入弹簧单元来模拟下弦梁柱节点的半刚性;其后,为了进一步提高梁柱节点处内力的计算精度,在模型RS的基础上,提出了刚臂+弹簧的计算模型,以便考虑节点域的影响。进行梁柱节点受力性能研究时,以足尺钢屋架试验为基础,总结了梁柱节点区域正应力和剪应力的分布规律,建立了节点有限元实体模型,将试验测得的应变数据经过换算后得到的荷载施加到有限元模型上,进行了节点有限元模型的应力分布与试验值对比。由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得到了节点转动刚度,可以运用到前文所述的屋架整体计算模型中。
其他文献
小波分析被誉为数学显微镜,其多分辨率分析和良好的时频分析能力为信号处理提供了新的有力工具。本文在理论和数值模拟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的研究了小波分析方法在损伤识别中的应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此次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村镇房屋破坏,其中包括很多生土石砌体结构的破坏倒塌,而国内对这种地域
在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风设计中,一般认为顺风向风致效应是结构设计的控制性因素之一,各国规范均有详细的条文列出。位移响应作为相对直观的风振响应,在各国风荷载规范及结构抗
建筑结构的生命全过程可分为施工期、使用期、老化期三个阶段,我国现行规范主要针对正常使用阶段,对施工期的荷载统计及结构可靠性研究方面的规定还很少。近年来国内外调查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陆续展开,在土建、交通、水利、矿山、石油和核废料储库等工程领域都存在着大量的岩土工程课题,深基坑高边坡以及高地应力地
本文研究了荷载历史、高温损伤这两种损伤因素对混凝土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态特性的影响。通过施加大小不同静态荷载值来模拟混凝土受载损伤,通过过火不同温度梯度的高温环境
试验使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工艺处理制革综合废水,研究了该工艺对制革废水中氨氮的处理效果。确定了填料表面承受负荷、水力停留时间、溶解氧浓度和填料填充率等优化工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废旧轮胎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如何更好的利用废旧轮胎则成为关键问题。本文就
学位
近年来,基础隔震技术得到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通过设置隔震装置、隔震层产生较大的变形来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减小了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基础隔震结构在远场地震下具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