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7月以来,对国内13个综合型野生动物园和专类野生动物园进行了游客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问卷调查显示,野生动物园游客主体呈现年轻化、知识化、职业多元化和工薪化;游客多以放松和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野生动物园在对游客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同时,在交通状况、服务质量、动物福利方面也有一定提升的余地;游客通过阅读动物说明牌的方式获得动物知识的比例最高;在教育方式意愿方面,游客希望配备讲解员及让饲养人员参与讲解的比例最高。通过调查发现,我国的野生动物园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野生动物园含义的理解存在误区;野生动物园的发展缺少法律法规的约束,管理体制不顺;野生动物园的迁地保护功能没有很好的发挥;动物福利状况差;安全隐患严重;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等。对国外野生动物观赏景区的先进经营管理经验进行了总结,其共性表现在:有严格的法律确认体系,有健全的法律法规进行有效地管理,强调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均衡开发,重视科普教育功能的开发及社区的参与等。对我国旅游景区现行体制进行了总结,对学术界提出的替选方案进行了分析与评价。野生动物园这种非消费型野生动物旅游是我国未来野生动物观赏的发展趋势,基于资源经济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和体验经济学的旅游体验论,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和我国野生动物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上统下放”的管理体制和可持续体验的经营模式,“上统下放”是指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在治理野生动物园方面应当有所作为、有所不为;可持续体验模式则是景区既要为游客创造快乐体验,又要保护地方资源与环境并促进社区长期发展。同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如理顺管理体制,健全法律法规;明确建园指导思想;进行动物繁殖扩群的研究;开展动物环境丰容;出台关于野生动物园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针对游客需求实施保护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