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政治辩论的分析中。莱考夫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人类认知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莱考夫把概念隐喻研究引入政治语篇分析中,概括出体现美国两大党不同意识形态的两个伦理概念系统。为了弥补概念隐喻理论在语篇分析中的高度概括性,本文尝试将批评话语分析中由范戴克提出的社会-认知方法也引入研究中。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语料分析方法分析2008年美国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和巴拉克·奥巴马的三场电视辩论,旨在探讨当代政治辩论话语中的概念隐喻和意识形态。通过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两党候选人辩论话语中共现的概念隐喻主要包括旅途隐喻、容器隐喻、建筑隐喻、国家即人隐喻和家庭隐喻;第二,家庭隐喻衍生出两个伦理概念系统——共和党的严父伦理和民主党的慈父伦理(莱考夫,1996),两党候选人在辩论中体现的对不同伦理隐喻的侧重为这两个意识形态模式提供了语料支持;第三,概念隐喻理论和批评话语分析的结合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于政治语言的批评性意识从而加深对政治语篇的认识程度。
本论文丰富了政治语篇中概念隐喻的研究,也为如何将认知语言学中的理论和批评话语分析中的方法相结合运用于语篇分析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