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族,作为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组织关系,因其赋予成员强烈的归属感、道德感和责任感,在当今农村社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左右乡村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尤其是80年代以来,宗族力量的复兴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关于宗族群体影响的讨论不绝于耳。与此同时,伴随市场经济发展引发的农村利益纠纷和结构失衡,农村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给村庄治理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带来巨大挑战。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外关于宗族影响和群体行动的研究不在少数,但两者多是分离、割裂关系。关于宗族影响的研究多是集中于村庄治理的整体层次,或是停留于对基层选举等具体事件的影响,而关于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则基本都按照背景、原因、措施三段论的模式进行分析,很少涉及宗族和农村群体性事件二者之间的关系。 因而,本文以山西省临汾市W村为例,选取特定调查对象,结合田野调查中具体的案例分析,聚焦于宗族力量在农村群体性事件中的参与作用。研究发现:不能简单地定性宗族力量是积极还是消极,在宗族内部、宗族之间和村庄与外界等不同层次的农村群体性事件中,宗族力量展现出其不同的参与形式,并扮演了多种角色。因此,对于农村宗族力量的考量应当纳入多角度、多层次的评判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当抑止宗族力量的负面影响,发挥其在村庄集体行动中的代表和凝聚效力,展现传统乡土资源的现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