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院校定位问题研究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teris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于民族院校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民族院校的定位关系到民族院校发展的各个方面,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探讨民族院校定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当前关于高等学校定位的主流思想是分类定位,但分类定位方法有其局限性:分类定位在于提供过一种解释性的框架,预测和指导实践的能力不强,容易造成实质上的层次之别。除了分类定位法,已有研究还从其他学科的理论视角,分析探讨我国高校定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这种跨学科研究思路对用定位理论阐释我国民族院校定位问题是一种启发。  民族院校是指在我国境内以“民族”为标识的,主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包括民族学院和大学。定位是指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民族院校定位就是指在学生和家长的头脑中给民族院校的教育和服务定位,即抢占学生和家长心智中最有利的位置。系统论为高等院校的分类与定位研究提供了分析框架,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是高等院校定位要遵循的基本规律,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是高等教育当前发展形势下高等院校定位的理论基础。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民族院校定位必然要遵循高等院校定位共同的理论基础。民族院校定位既存在普遍性又存在特殊性,特殊性强调个性和特色,定位理论则是民族院校个性特色定位的理论基础。  我国民族院校定位主要存在定位趋同、定位不明和定位滞后的问题。定位趋同表现在民族院校之间以及与非民族院校定位的趋同。其原因在于政府的管制,民族院校自身对定位的认识不足以及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定位不明表现在对定位的表述模糊,无法凸显民族院校的特色。其原因在于定位理论层面的混乱,定位的主体不明确,民族院校对自身缺乏深刻认识以及准确定位动力的缺乏。定位滞后表现在民族院校的定位仍然集中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无法满足时代对人才需求多样化的要求。其原因在于历史的遗留影响、国家政策的影响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状况的影响。  定位理论从组织战略管理技术和竞争机制方面对民族院校定位策略分析具有可行性。民族院校定位策略应该坚持领导法则、品类法则、心智法则、焦点法则、对立法则、品牌延伸法则六大原则。针对民族院校定的趋同性问题,可运用寻找空位策略和类别品牌策略对民族院校进行特色定位;针对民族院校定位不明的问题,可运用强化策略和单一定位策略对民族院校进行明确定位;针对民族院校定位滞后的问题,可运用关联策略和重新定位策略对民族院校进行动态定位。以期望达到民族院校准确定位,个性定位,从而提升民族院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及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在这样的背景下,2004年国务院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到目前为
主持人:欢迎杜老师来到我们杂志!关于高考,您有什么心得体会与我们的考生和家长分享?rn杜峰:很高兴来到《高校招生》“招办面对面”这个平台.说到高考,就我个人的体会来说,一
期刊
银厂坡银矿床碳酸盐化蚀变作用与银的矿化富集在空间上紧密相伴,这种蚀变作用导致矿石与围岩中组分有明显差异。本文通过定量计算阐明组分之间的迁移方向;计算表明在银的原生富
疑惑的信息表  考生信息:李雨(化名),理科考生,考分585分,不想学理学专业,不想就读医学类相关专业,院校暂定电子科技大学,专业暂定为通信类。  这是一张考生的信息搜集表。笔者发现,李雨的高考分差(注:高考分差=高考成绩一所在省相应批次控制分数线)为585-518=67分,按理说李雨的高考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他可以选择院校和专业的余地较大,为何他又偏偏对电子科技大学的通信类专业感兴趣呢?难道是李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rn在紧锣密鼓的高考复习中,不要忘记有的港澳高校的内地招生计划已经于2012年11月底12月初开始接受网上报名.具体报名流程可见您心仪的院校官方网站,报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现今很大一部分的数学课堂还存在教师为了分数,只是把数学知识生硬地“塞”给学生,这样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越来越感到数学是枯燥的,是冷冰冰的,学习数学只
土地集约利用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优化用地结构为前提,通过多种途径,如改善经营管理、增加对存量土地投入等,力求土地利用效益与使用效率得到最大化发挥,提高土地使用潜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均耕地占有量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在这一国情下,耕地保护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粮食的安全问题。如何有效地保护耕地资源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