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针对创伤后继发肝脏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密切观察,进行中医理论辨证分析。总结以自拟方剂活血清肝饮治疗中医辨证属于血瘀肝郁的患者的Ⅰ临床效果。比较中西医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一步认识多发伤导致肝细胞损害的机制和临床表现以及促进急症创伤学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发展。 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方法。2003年1月至2005年3月期间选择符合要求的住院患者60例,以随机区组方法分为中西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常规予以西药肝泰乐及联苯双脂内服护肝,病情危重者均常规抢救以及相关处理治疗。治疗组加以活血清肝饮内服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的第3、5、7天复查反映肝细胞损害的主要指标血清转氨酶等试验。进行数值前后比较,对所有的数据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X~2检验、方差分析及配对t检验等统计学处理。 结果: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创伤指数等经统计学分析没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创伤患者治疗前均有ALT、AST、ALB等肝功能指标不同程度的升高或降低,符合肝功能损害的临床诊断标准,两者数据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均符合血瘀肝郁型中医学诊断标准。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相关临床症状好转,均无不良药物反应。两组三次复查的相关指标的数值经统计比较,其中ALT、AST、TBIL、PT均P<0.05,ALB第3、5天P>0.05,第7天P<0.05。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4例,对比分析为P<0.05。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级疗效对比P<0.05。中西药结合治疗组临床疗效较西药对照组为好。 结论:创伤后机体失血,血容量的不足主要以输血等治疗,因此血容量能够短时间内补充,因此肝功能的损伤主要为缺血再灌注的机制。急性的肝细胞损害主要表现在转氨酶等的快速升高,进一步损害将出现血清蛋白的下降和胆红素的升高,从而导致肝多项功能的障碍。早期临床中医辨证主要为血瘀归肝、积瘀化热。活血清肝饮方以清热活血、行气疏肝为主,临床治疗效果表现在多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较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更明显。创伤后及时给予中医药辨证治疗将大大有助于现有症状的治疗,并且利于预防病情的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