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基稳定的基础,也是确定路面结构类型及厚度设计的重要依据。因此路基的处理与固结一直是公路建设的关键课题。本文针对黄土与湿陷性黄土的结构特性,通过工程实际对几种路基加固方法的效果作了进一步分析评价。 本文以天水至巉口公路工程中天水—马营段为例,通过具体试验结果分析:利用强夯法能使黄土的孔隙比减小、湿陷性系数及渗透系数减小。文中采用原位测试标贯值的结果绘制了标贯击数随深度变化曲线图,可以清楚地看到强夯法在整体处理黄土路基的湿陷性和提高承载力方面是很有效的;注浆补强法采用填充性压密注浆,从而提高路基的力学强度和变形模量,增加抗渗能力,文中利用动力触探试验、波速测试及静载试验对该方法的加固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冲击压实法是通过弹性波向路基快速传递能量加固路基。本文通过土工试验资料综合分析黄土的土样显微结构特性,定量地分析了不同压实遍数与土的显微结构变化的规律。并对冲击压实试验的结果及试验方法进行了讲一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