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构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Ⅰ期心脏康复集束化护理策略,并应用于临床,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Ⅰ期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医护人员、护理管理者及患者进行Ⅰ期心脏康复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方法:采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PIPOST模式构建循证问题,制定严密的检索策略和文献纳入排除标准,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关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Ⅰ期心脏康复的相关研究,从中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由具有循证评价资质的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采用对应的评价工具进行独立的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证据综合,最终形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Ⅰ期心脏康复集束化护理策略。采用类实验性研究中的非同期对照研究设计,通过便利抽样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荆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胸外科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66例为对照组进行历史回顾,2019年1月-2019年12月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68例为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包括评估、综合呼吸功能训练、运动锻炼、运动观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心肺功能(心率、呼吸频率、血压、PaO2、PaCO2、Sp02、6MWT距离)及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监护室留观时间、心电监护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和引流管留置时间。结果:1.在循证的基础上构建了以评估、综合呼吸功能训练、运动锻炼、运动观察和健康教育为主体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Ⅰ期心脏康复集束化护理策略。2.试验组和对照组心肺功能的比较:①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PaO2、PaCO2、SpO2、6MWT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PaO2、PaCO2、SpO2、6MWT距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的比较:①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组和观察组辅助观察指标的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监护室留观时间、心电监护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和引流管留置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研究在循证的基础上构建了以评估、综合呼吸功能训练、运动锻炼、运动观察和健康教育为主体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Ⅰ期心脏康复集束化护理策略。2.经过本文的研究表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Ⅰ期心脏康复集束化护理策略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缩短患者监护室留观时间、心电监护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和引流管留置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临床护理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