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是一种人类的行为活动,而且还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因此翻译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而译文是否“充分”地实现了翻译的目的成为评价译文好坏的标准。目的论为翻译实践和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角。然而,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目的论就已被提出,但国内对其译介较少,将其与具体的文化翻译作品结合起来研究的则更少,
本文旨在结合具体的翻译实践,对目的论的三个基本法则,即目的法则,语内连贯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进行深入、客观的论证。本文首先对目的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并以此为基础对杨宪益夫妇翻译《阿Q正传》的目的,以及如何在该目的指引下处理中国文化信息,采取了哪些有效的翻译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同时具体探讨了译者对语内连贯和语际连贯的处理。论文认为,杨宪益夫妇运用地道流畅的英语,采用灵活多样的翻译策略,体现了力图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该翻译是“充分”的。同时该论文也论证了目的论能够用来描述和解释翻译中的现象和问题,对翻译实践有较强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