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kj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提高对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认识。  方法:  搜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4例RPLS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病因、治疗及预后,对其进行归纳与总结。血压值取发病时的最高血压,平均动脉压=1/3收缩压+2/3舒张压。  结论:  RPLS病因复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其具有典型的影像学改变,病灶主要累及大脑后部的顶枕区,MRI呈T2/FLAIR高信号,DWI低、ADC高的血管源性水肿表现;RPLS可伴有颈段脊髓改变,对于脑干,尤其是延髓受累的患者,可行颈椎MR以发现潜在病灶;部分患者血管源性水肿可发生缺血改变,经去除病因及对症治疗后可以像多数患者一样临床及影像学得以恢复;恶性高血压的RPLS患者脑干常易受累,若病因迟迟难以纠正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分析初治时骨转移的患者与无骨转移的晚期肺癌患者在远期发生脑转移的发生率,来确定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转移与脑转移发生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
目的: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人类膀胱癌的发生与机体内L-精氨酸(L-arginine,L-Arg)耗竭及免疫抑制状态相关。L-精氨酸作为一种成年人的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参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经典DN的病理演变包括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扩张、肾小球滤过面积降低、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