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提高对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认识。 方法: 搜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4例RPLS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病因、治疗及预后,对其进行归纳与总结。血压值取发病时的最高血压,平均动脉压=1/3收缩压+2/3舒张压。 结论: RPLS病因复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其具有典型的影像学改变,病灶主要累及大脑后部的顶枕区,MRI呈T2/FLAIR高信号,DWI低、ADC高的血管源性水肿表现;RPLS可伴有颈段脊髓改变,对于脑干,尤其是延髓受累的患者,可行颈椎MR以发现潜在病灶;部分患者血管源性水肿可发生缺血改变,经去除病因及对症治疗后可以像多数患者一样临床及影像学得以恢复;恶性高血压的RPLS患者脑干常易受累,若病因迟迟难以纠正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