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全氟类化合物与乳腺癌的关系及其机制初探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zcs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氟类化合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新兴有机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同时具有极强的抗水解、抗光解、耐酸、耐碱能力。全氟类化合物疏水、疏油的特殊理化性质使其被广泛应用在众多领域,如一次性食品包装、炊具涂料、户外用品等消费品,以及消防泡沫、抛光剂、涂料等生产加工领域,自使用至今已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该类物质可以在多种环境介质中被检出,如土壤、水体及大气沉降物等。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会以多种方式暴露于全氟类化合物。人体外周血、脐血、甚至母乳中均可检出该类物质,其造成的健康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全氟类化合物所造成健康损害主要有器官毒性、免疫毒性、内分泌毒性、生殖发育毒性等方面,而有关其对乳腺癌的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估计,2018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约为208万例,新发乳腺癌死亡约为62万例,高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顺位的首位,每4位女性恶性肿瘤患者中就有一位为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所造成的疾病负担逐年加重,而环境因素作为乳腺癌的危险性因素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有关全氟类化合物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较为有限,人群流行病学研究仅10余篇,且结论尚不一致,因此仍需要大量研究来探索全氟类化合物与乳腺癌的关系。此外,已发表的有关二者间关系的研究均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考虑到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污染分布和社会人口学分布与发达国家并不一致,且乳腺癌发病率增长迅速,所以,基于我国人群探索全氟类化合物与乳腺癌的关系尤为必要。
  目的:
  1.评估典型全氟类化合物PFOA、PFNA、PFDA、PFUdA、PFDoA、PFTrDA、PFTeDA、PFHxS、PFHpS、PFOS、P3MHpS、P4MHpS、P5MHpS、P6MHpS、P45DMHxS、11CL-PF3OUdS、9CL-PF3ONS在一般人群中的内暴露水平;
  2.探索典型全氟类化合物与乳腺癌之间的关系;
  3.探索典型全氟类化合物与不同分子分型、受体分型乳腺癌及乳腺癌不同特征(肿瘤大小、淋巴转移情况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4.探索典型全氟化合物PFOA对2种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的影响及其中涉及的分子机制。
  方法:
  1.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方法,选取前往天津市肿瘤医院就诊,进行乳腺癌筛查、诊断、治疗的人群为研究对象,选取病例380例,对照798例。采用标准化问卷收集参与者的基本信息,收集外周血15mL冻存备以检测。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连用(UHPLC-MS)的方法检测人群血清全氟类化合物浓度水平,经震荡萃取、氮吹浓缩、纯化等前处理后,采用SHIMADZUNexeraUHPLCLC-30A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与ABSCIEXTripleQuadTM500三重四级杆质谱检测器组合系统对目标全氟类化合物进行定量检测,进行研究人群基本特征及17种全氟类化合物分布的统计描述以及初步的统计分析。
  2.根据是否患有乳腺癌,将全氟类化合物以连续性变量以及等级变量形式构建二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全氟类化合物与乳腺癌之间的关系;将全氟类化合物按照结构式分为三个子类(PFCAs、PFSAs、PFSAisomers),将以上三大类物质按照连续性变量以及等级变量形式构建二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子类全氟化合物与乳腺癌之间的关系。
  3.基于临床病历收集病例组人群乳腺癌相关资料,使用多重Logistic回归以及二元Logistic回归探索全氟类化合物与不同分子分型、受体分型乳腺癌以及乳腺癌各特征之间的关系。
  4.使用PFOA对2种人类乳腺癌细胞MCF7以及MDA-MB-231进行24h染毒处理,随后采用CCK-8细胞活性实验,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实验,Transwell细胞迁移、侵袭实验,以及qRT-PCR实验,阐明PFOA对乳腺癌细胞影响的潜在分子机制。
  结果:
  1.本研究人群普遍暴露于多种全氟类化合物,内暴露在国内外一般人群中处于中高水平,血清浓度水平最高的全氟类化合物为PFOS、9CL-PF3ONS以及PFOA,其中位暴露水平分别为12.53(IQR:7.95,18.20)ng/mL、9.49(IQR:5.02,15.42)ng/mL以及3.27(IQR:2.23,4.94)ng/mL。
  2.PFOA、PFDA、PFOS在作为连续变量时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其比值比(OR)分别为1.483(1.326,1.659)、1.619(1.194,2.195)及1.080(1.050, 1.111),其中PFOA和PFDA在作为等级变量时同样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二者的OR值随暴露等级的增加而逐渐增加;PFNA、PFHxS、P3MHpS在作为连续变量时为乳腺癌可能的保护因素,其OR值分别为0.546(0.383,0.778)、0.479(0.322,0.712)及0.098(0.046,0.210),其中PFHxS、P3MHpS在作为等级变量时同样为乳腺癌可能的保护因素,二者OR值随暴露等级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3.相对于本研究中LuminalA,LuminalB及Basal型乳腺癌,PFOA对HER2型乳腺癌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FOA、P4MHpS对ER阴性乳腺癌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FOA对PR阳性乳腺癌的影响,PFDA与P5MHpS对PR阴性乳腺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FTeDA暴露更易导致乳腺癌患者肿瘤直径较大,11CL-F3OUdS暴露更易导致乳腺癌患者淋巴受累较重,但机制未明。
  4.低剂量PFOA可以增强MDA-MB-231的细胞活力,高剂量的PFOA可以导致MDA-MB-231和MCF7细胞活力显著下降,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PFOA显著增加了MDA-MB-231和MCF7细胞迁移及侵袭水平,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对于MDA-MB-231细胞,PFOA可能通过影响MAPK1以及MMP2促进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发生;对于MCF7细胞,PFOA可能通过影响ER-α、GPER、PI3K、以及SLUG来促进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发生。
  结论:
  在我国人群中,部分典型全氟类化合物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不同的全氟类化合物对各分型乳腺癌或乳腺癌特征的影响各异,提示其致病机制并不相同;PFOA对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侵袭、迁移的促进作用机制不同,其中可能涉及到ER、GPER、ERK1/2与PI3K-AKT信号通路,但具体机制仍需探索。本文为全氟类化合物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新的流行病学及分子证据,为乳腺癌的预防及靶点治疗提供新的研究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文冠果是中国特产树种,只在北方生长,是重要的生物质能源树种。文冠果用途广泛,文冠果种子可提炼高级食用油和生物质柴油。本文阐述了文冠果的价值,提出了文冠果的丰产栽培技术,希望对文冠果树的推广栽培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文冠果;生长习性;丰产;栽培技术  1 前言  文冠果属于我国特有的观赏树种,外形美观,花期长。籽粒平均含油量为60% 左右,其中粗蛋白含量为26.7%,粗纤维含量为1.
期刊
摘要:中职院校落实实训教学工作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校学习过程中接受到更多的技能训练,保证理论知识能够有效协助学生的实训活动开展并指导实践,提升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因此,为了让教学实训活动能够在中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中发挥出更强大的人才培养作用,教育者必须要清晰此专业在人才实训教学的现状,如专业现状、实训建设现状、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等,保证对应的措施更为科学、更为实际。  关键词:教学实
期刊
目的: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造成的疾病负担,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研究显示生活方式、肥胖、饮食和环境污染是影响糖尿病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但具体的发病机制仍未探明。循环系统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环境污染物可通过循环系统到达作用靶点,引起病理性改变,而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作为循环系统的红细胞内重要的功能蛋白,微小的周围环境变化就会影响其分子结构、功能等。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存在较长时间的血液
目的通过非暴露式气管灌注纳米铟锡氧化(Indium Tin Oxide,ITO)物染毒法建立大鼠肺泡蛋白沉积症模型,通过病理学角度验证模型的成功,从不同剂量和单一剂量不同染毒时间两个方面,研究纳米ITO对大鼠肺组织的结构损伤、氧化应激以及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和变化规律,初步探讨纳米ITO引起的炎症效应及发病机制,以期找出纳米ITO中毒的关键点。方法6周龄SPF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
研究目的: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s blockade, ICB)治疗极大的延长了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 LUAD)患者的生存期。但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仅有很少的一部分病人能够从中受益。当前ICB治疗广泛应用的生物标志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患者治疗的获益程度,但是较低的回应率驱使我们寻找新的更有效的免疫治疗预测指标。
  研究方法:
  我们收集了来自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
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被吸收到党员队伍中,高校作为这些青年党员的重要培训基地,培养出党性强的优秀分子,将直接影响党的战斗力、凝聚力。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在党性修养方面存在着入党动机不纯、政治素养不足、学习自觉性不够等问题。需要高职院校重视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创新开拓教育方式,从而使学生党员拥有坚实的政治品格和较强的党性修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
期刊
目的
  随着全球超重肥胖率的持续升高,育龄期女性超重肥胖也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妊娠前超重肥胖和妊娠期增重过度不仅对母体和子代的近期健康产生影响,还对子代的身体成长和神经发育产生长期影响。母亲妊娠前超重肥胖对子代神经发育影响的潜在机制仍尚未明确,继发于母体肥胖的炎症增强可能是这种关联产生的重要机制。目前,我国关于母亲妊娠期体重与子代特定神经发育领域的关系仍缺乏纵向研究,且缺乏对潜在机制的研究。
  基于此,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包括以下3个方面:(1)通过出生队列研究探讨母亲妊娠
研究目的:本研究从小分子物质的角度出发,分别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外源性环境污染物、药物小分子以及内源性胆汁酸小分子,基于代谢毒理学方法研究其产生毒性作用的机制。研究内容和方法:1.PAEs及邻苯二甲酸单酯对UGT的抑制作用建立体外代谢酶孵育体系,检测高暴露的PAEs(DAP,DBP,DCHP,DEHP,DEP,Di BP,Di OP,Di PP,DMEP,DMP,DHP,DNP,DPP,BBOP和BB
目的
  1)通过采集孕妇的一次性随机尿以及24小时尿样,探讨一次性随机尿尿碘浓度(spot urinary iodine concentration, SpotUIC)和尿碘肌酐比值(the ratio of iodineandcreatininein spot urinesample, UI/Cr)评价孕妇碘摄入量(total iodine intake, TII)的准确性。
  2)通过采集孕妇的一次性随机尿,静脉血,并对孕妇进行甲状腺B超检测,探讨我国孕妇碘安全上限值(tolerabl
目的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其致死率居于各种恶性肿瘤之首,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疾病负担。肺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生活方式与遗传风险对肺癌发生风险的具体作用需要进一步来量化。医疗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肺癌风险因素的全面认识与肺癌的精准预防提供了新的思维与机遇。本研究围绕着生活方式、遗传风险与肺癌的关联分析与防控管理,基于多源数据库来识别肺癌的关键因素,并对其进行分层分级。通过大型队列来评估生活方式因素、遗传易感性对肺癌发生风险的效应大小,以及它们的不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