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航运事业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无比激烈的挑战。机遇是经济全球化让国际贸易越来越繁荣,挑战正是这种繁荣带来的需求差异化对航运经营者提出的不同标准。不管是机遇也好,挑战也罢,安全问题都伴随着航运的发展而来。目前我国对于安全投入方面也是越来越重视,安全成本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加。航运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构成部分,自然是要创造效益,但也要避免因安全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而形成倒漏斗效应。因此,如何把握好安全成本投入的度,使安全成本的投入和经济减损达到最佳均衡状态,其必要性与重要性显而易见。在价值工程这门学科中研究的重点是在保证技术性能或功能最大化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省成本费用,这正好迎合了提出航运安全成本概念的初衷。航运安全成本既关注在某个合理的航运安全费用范围内所能达到的航运安全水平,同时也关注在这个航运安全成本范围内未达到某一安全水平时所导致的损失。航运安全成本的经济意义在于它是为实现一定航运安全目标而付出的全部代价的综合反映,其表现形式是与航运安全有关的所有费用之和。如何合理的进行航运安全成本的投入,使其在带来高效的经济收益的同时保证高水平的系统安全性就是本文的核心任务。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结合航运业实际对航运安全成本进行了限定与界定,从构成费用与构成要素两个角度出发,通过分析航运安全成本的作用、经济特性、影响因素与构成要素对航运安全成本的内涵进行了探讨。⑵从系统工程理论出发,分析总结了航运系统中人-船-环境-管理四方面的安全影响要素,将模糊集理论融入贝叶斯网,根据定性分析、专家经验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明确了网络结构与网络建模所需数据,通过Matlab软件进行网络训练构建了航运安全评价模糊贝叶斯网络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之上构建了航运安全指数体系以实现对航运系统安全性的量化描述。进而以航运安全模糊贝叶斯网络结构为基础明确了航运安全成本指标体系,构建了航运安全成本与航运系统安全性关系系统,为航运安全成本体系的构建与航运安全成本-航运安全均衡研究奠定了基础。⑶在已构建的航运安全成本指标体系、航运安全指数体系及航运安全评价模糊贝叶斯网络模型基础之上,引入动态安全域的概念。将航运安全成本的动态安全域定义为每一种安全状态下对应的安全成本构成。在保证性航运安全成本与航运系统安全性之间存在稳定平衡点,且航运系统整体安全性的平衡媒介为航运系统因素结构层的假设之下,寻求航运系统安全性与航运安全成本平衡点的稳定边界。论文提出了航运系统动态安全域的理论与算法,在已有事故统计与财务资料的基础之上,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在一定安全性范围内的超平面。该超平面即为航运系统安全指数在既定范围内的航运安全成本结构组合情况之集,由此明确了安全成本与航运系统安全性间的均衡关系。⑷以航运从业人员的年度人均GDP为基数,综合考虑经济增长率及折现率,根据航运事故或险情造成人员死亡或失踪而损失的社会劳动价值对死亡失踪人员进行价值测度,实现了对水上交通安全事故中的伤亡及失踪情况的经济价值量化。使得保证性航运安全成本与损失性航运安全成本均可以采用经济价值进行衡量,实现了量纲统一。进而采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进行优化,提高了神经网络模型的收敛速度与精度,经过网络训练构建了保证性航运安全成本与损失性航运安全成本的GA-BP均衡模型。 本研究明确了航运安全成本的定义及内涵,并从航运安全成本构成的角度出发,将航运系统的安全性以指数形式进行表征,研究了保证性航运安全成本与航运系统安全性间的均衡关系、保证性航运安全成本与损失性航运安全成本间的均衡关系、航运安全成本的安全经济效益及其相应的风险价值,最终综合分析得到航运安全成本的优化策略。论文的研究内容及观点结论均为航运安全管理者进行合理的安全成本投入决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数据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