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所有权的重新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迅速引起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转型,逐渐打破了社会领域政府主导的单一格局,公民社会组织开始快速增长。在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商会己成为现代社会架构中不可缺少的中间结构的一部分,承担着其他组织和团体无法替代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重视,也引起了专家学者浓厚的研究兴趣。国内对于商会的正式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已有考察包括历史研究、功能研究、关系研究等,所采取的方法和视角主要有社会转型、社会选择、制度动力学分析、合法性分析等等。已有的研究虽然丰富,但研究的范例基本局限于温州商会,方法论和研究框架的异质性很强,难以形成对已有成果的整合。本文试以政治学的治理理论和合法性理论为分析框架,以连云港市工商联系统的商会为研究对象,探讨社会转型时期商会的发展对策。正文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确立了理论研究的切入点。明确了商会的内涵和特征以及研究的理论框架,提出了商会最主要的特征。第二部分,介绍了连云港市商会的历史演变、组织建设现状,总结了功能发挥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连云港市商会的现实困境进行了分析。连云港市商会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经济领域规范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推动建立公平合法、有序竞争的市场秩序;在政治生活里整合本阶层利益,形成民营企业家的利益代表和利益表达的机制,向政府及时反映民营企业家阶层的经济和政治诉求,沟通和协调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努力维护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发挥着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国家严格规范社会组织发展的管理体制下,连云港市商会的发展还处在初始阶段,相当一部分的商会覆盖面窄、企业参与度不高、作用发挥不明显,存在着社会合法性危机。第三部分,对国内外商会的发展模式及成功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第四部分,在借鉴国外商会发展模式和国内发达地区商会改革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本地商会的几点对策思路。即要积极营造商会发展急需的制度环境,加快推进政府部门职能向商会移交的步伐,制定落实扶持推动商会发展的政策以及充分发挥工商联的作用,同时还要着力推动商会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