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在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而有一个问题一直游离于各方视野之外,并且令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也感到束手无策,那就是沉淀资金的相关问题。随着第三方支付手段的普及,人们已经开始习惯将第三方支付运用到各个领域中去,不论是购物、生活缴费甚至是乘坐出租车,仅仅依靠一部手机完成生活支付已经成为一种可能。但是很少会有人思考:存储在第三方支付账户中的资金是否会引发什么问题?事实上,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使得沉淀资金的问题浮出水面,时时刻刻威胁着客户们的资金安全。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在沉淀资金及其利息问题方面回避了很多重要的问题。沉淀资金的问题不单单从金融监管方面入手就可以得到解决,它更多地涉及法律,特别是财产法方面的内容。所以为了更好地解决沉淀资金及其利息的相关问题就更需要从法律方面入手。论文从结构上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沉淀资金的产生和分类。本文首先通过淘宝网站的购物流程指出沉淀资金产生的过程。然后根据不同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将沉淀资金分为三类,分别是网络第三方支付机构所产生的沉淀资金、银行卡收单业务特别是POS收单业务产生的沉淀资金以及手机移动支付产生的沉淀资金。最后通过比较上述三类沉淀资金得出结论:虽然不同平台所产生的沉淀资金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在沉淀资金的所有权归属以及利息所有权的归属等问题上仍然是相通的。第二部分介绍第三方支付沉淀资金的性质和归属问题。首先,文章通过讨论学界主流的学说给出沉淀资金的性质:客户与支付机构之间合法有效存在的保管合同的标的物。然后通过分析目前存在的两个关于沉淀资金归属问题的争议点得出沉淀资金所有权归属问题的结论,即:沉淀资金归属于客户所有。此时仍需要根据不同的交易状态区分买家客户和卖家客户,在交易成功状态下,买家享有确认收货之前的沉淀资金所有权,而卖家享有确认收货后的沉淀资金所有权。而在交易失败状态下,沉淀资金的所有权始终属于买家所有。第三部分主要讨论沉淀资金利息的归属。首先文章讨论了利息归属的难题。然后认为沉淀资金的利息归属应当按照法定孳息的归属规则来处理。最后得出其归属问题的结论:沉淀资金利息所有权的归属同样属于客户所有。第四部分则是探讨沉淀资金利息所有权的法律保护。首先指出沉淀资金利息所有权保护的必要性,主要是利息所有权分配不明,这不仅体现在立法上没有给予足够的法律支持,而且实践操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然后分析了现存的沉淀资金利息所有权保护方式,包括余额宝和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最后针对沉淀资金利息所有权的法律保护提出建议,从法律和市场主体方面出发,再加上消费者协会等社会公益组织的积极加入,共同促进沉淀资金利息返还的推进,在客户主张沉淀资金利息所有权的问题上,更好地维护广大客户群体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