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狂蝇蛆病对机体NO和NOS的影响及药物防治的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ccete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我国现存唯一的驯鹿种群,主要集中在根河市的敖鲁古雅乡,由于地处边远落后的大兴安岭腹地,防治措施不到位,许多疾病一直困扰鹿群的发展,驯鹿狂蝇蛆病就是其一。本文对驯鹿狂蝇蛆病进行了调查,对该病的危害和防治作了研究,结果如下:在2003-2005年间,通过对驯鹿在不同月份被狂蝇侵袭的数量及不同猎民点狂蝇活动规律的调查,结果发现:狂蝇成蝇于每年的6月初出现,9月末消失,7-8月为侵袭高峰期,也是驯鹿被感染的主要时期。对驯鹿的剖检结果表明:2003-2005年间驯鹿狂蝇蛆的平均感染率分别为92.0%、90.05%、89.75%,三年总平均感染率为91.62%;幼年驯鹿的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为20.4条/只、16.0条/只、18.0条/只;成年驯鹿的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为11.7条/只、15.4条/只、15.9条/只,三年总平均感染强度为17.0条/只。此外,每年的总感染率还与驯鹿的年龄、性别及猎民点的年度迁移率有关。为确定狂蝇蛆寄生对驯鹿机体造成的损害,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驯鹿血清中NO含量和NOS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发现:感染组驯鹿血清中NO含量和NOS活性均显著高于驱虫组(P<0.01),在驱虫组之间NO含量和NOS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狂蝇蛆寄生可诱发驯鹿机体免疫系统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参与病原的抗损伤过程,同时机体启动特异性免疫反应,激发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性增加,促进NO的大量生成,直接参与机体抗寄生虫感染的过程。通过对驯鹿进行药物防治实验,结果表明:用伊维菌素注射液于每年9月份和次年4月份分别给驯鹿以0.02mg/kg体重作颈部皮下注射,对狂蝇蛆的驱虫率达100%,杀虫率达99.7%。在药物防治的基础上,结合驯鹿及驯鹿狂蝇的生活习性,于每年5月底6月初进行有规律的宿地搬迁,可降低狂蝇幼虫的感染率,是控制狂蝇蛆病流行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和社会的迅猛发展,世界正向全球化和一体化演变.英语作为中学英语教学的一门基本学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逐渐地将读写结合的教学模
现阶段,“生本”理念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展开语文知识的学习,同时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活动应以情感为纽带.虽然情感教育不能取代课堂认知活动,但是却大力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激活学生学习兴趣、保障教学有效性,同时情感教育也是新课标改革的
耙斗在矿山建设中应用非常广泛。耙斗通常制成耙齿可换式。过去耙齿的材料一般选用ZGMn13,这种材料适合在压力和冲击的条件下工作。在压力和冲击的作用下,它的硬度会越来越
花开花落,编织了自然的四季。春雨冬雪,灌溉了自然的美丽。你是否也曾为之心动。——题记自然是万物的主宰,它创造了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孕育了从最低级的动物进化而来的人类。
阳光,从太阳的内心中进射出来,独自行经八分钟的无际黑暗,将残余的温暖带到地球。她的无畏,她的坚忍,她的绚丽给予了她一个当之无愧的美誉——太阳的信使。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上实行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有效地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给学生充分表达和展示自己
本文探讨了不同灵芝菌株的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灵-1、灵-2、灵-3和灵-4有5条相同的酶带,它们具有灵芝的某些共同的遗传特征。但它们在酶带条数、Rf值及酶活性上有差异,各菌
大通矿区8212钻孔所见,侏罗纪煤系底部风化壳,厚达70-80米。其结构是:底部为含砾砂岩、砂砾岩。砾石成分在接近基岩部位,以基岩砾石为主,砂泥岩砾石次之。过渡到中上部,则以
提问是对学生知识是否扎实的一个检查,也是对教师教学是否专业的一个检验.所以,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提问有效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文章基于此,首先就从巩固作用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