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木生产是浙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但是浙江省园林植保却相对薄弱,对园林花木害虫的种类分布和发生规律掌握不够,虫害防治策略不合理,措施不得力,严重影响了浙江花木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绿化工作的成效,开展系统的花木害虫研究已刻不容缓。本研究对全省主要花木的害虫种类作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调查,并研究了优势种类的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初步查清全省主要花木的害虫种类、分布和危害程度,列出了害虫名录和寄主谱。历时4a,我们在全省共采集各种标本27000余号,经初步整理鉴定(包括资料摘录),分属3纲11目88科575种,并在调查现场拍摄生态照片1500余张。对重要害虫种类以精美的林间原色生态照片准确地表现其形态特征和危害状,并简述其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寄主范围,合作出版发行了《花木病虫害防治彩色图说》一书。经分析,害虫的种类大多集中在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等目中,三个目的科数占总科数的80.1%、种数占总种数的90.6%:其中同翅目的种类最多,共调查到共31科368种,科、种的数量分别占总科数和总种数的31.5%、63.7%,其次为鳞翅目,共23科109种,种数占全部种类的18.9%;再次为鞘翅目害虫,共调查到46种,种数占全部害虫种类的8.0%。按为害习性分,吸汁害虫种类最多,共388种,其次为食叶害虫,共132种,其它还有钻蛀害虫37种,地下害虫18种。2.确定花木危险性害虫种类并进行了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研究。根据为害程度、出现的频度和分布区域将黄刺蛾(Cnidocampa flavesoena Walker)、大蓑蛾(Clania variegata Snellen)、樟叶瘤丛螟(Orthage aehatina Butler)、丝棉木金星尺蠖(Calospilos suspecta Warren)、黄杨绢野螟(Ddiaphaniaperspectalis Walker)、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红蜡蚧(Ceroplastes rubens Maskell)、日本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山东广翅蜡蝉(Ricania shantungensis Chouet Lu)、杜鹃冠网蝽(Stephanitis pyriodes Scott)、朱砂叶螨(Tetranychuscinnabarinus Boisduval)、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松褐天牛(Monochamusal ternatus Hope)、桃红颈天牛(Aromia bungii)等15种害虫确定为危险性种类:在野外设立4个固定的长期监测点对15种优势害虫进行形态特征观察和发生规律研究,重点观察害虫的年发生代数、越冬虫态和场地、危害盛期、危害特征等情况。并采集有代表性的优势害虫樟叶瘤丛螟、杜鹃网蝽、红蜡蚧、星天牛等进行室内饲养,进一步研究在当地的发生规律性和生活习性。3.本研究选择有代表性的食叶害虫樟巢螟、马尾松毛虫、桂花叶峰,刺吸害虫红蜡蚧,钻蛀害虫星天牛、松墨天牛进行林间防治试验。试验结果如下:(1)樟巢螟幼虫在每年9月底、10月初陆续结茧入土越冬,挖除虫茧或翻耕树冠下的土壤,会造成老熟幼虫大量死亡,取得一定的防治效果。试验表明冬季翻土防效可达65.1%,春季翻土防效达31.5%。人工摘除虫巢防虫试验表明防治后有巢株减退率平均达93.3%,效率最高的达100%,最低也有90%;平均每株仅有幼虫0.93个,幼虫平均减退率为97.8%,效果理想。本研究选择1.8%阿维菌素乳油、5%抑太保乳油、5%锐劲特悬浮剂、20%灭幼脲3号、4.5%高效氯氰菊醋等5种农药在樟巢螟1代幼虫盛发期进行兑水叶面喷药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个处理均有良好效果,其中5%锐劲特悬浮剂2000倍液处理防效最好,校正防治效果达94.1%,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处理次之。在樟巢螟2代幼虫盛发期选用50%杀螟松乳油和30%乙酰甲胺磷乳油的原液、1:1倍液、1:5倍液分别在受害樟树树干涂药,6个处理的樟巢螟幼虫的虫口减退率均在70%以上,防治效果依次为:50%杀螟松乳油原药>50%杀螟松乳油1:1倍液>30%乙酰甲胺磷乳油原药>30%乙酰甲胺磷乳油1:1>50%杀螟松乳油1:5>30%乙酰甲胺磷乳油1:5。经邓肯新复极差法多重比较分析可知,用50%杀螟松乳油1:1倍液涂干防治最为经济。(2)森得保防治马尾松毛虫林间药效试验表明,施药后第3d害虫防效低于70%,其中处理Ⅰ森得保粉剂150g/hm~2+35倍中性载体(粉状轻质碳酸钙),每株用原药量0.05g的防效最低,依次为处理Ⅱ森得保粉剂300g/hm~2+35倍中性载体(粉状轻质碳酸钙),每株用原药量0.1g;处理Ⅲ森得保粉剂+450g/hm~2+35倍中性载体(粉状轻质碳酸钙),每株用原药量0.15g;但随着作用时间的增长,马尾松毛虫死亡率呈现递增,15d后防效最高达到95.3%。这可以说明其持效性,并且药效作用呈现随时间增长的趋势。考虑到成本等因素,建议使用处理Ⅱ森得保粉剂:450g/hm~2+35倍中性载体(粉状轻质碳酸钙)这一浓度。(3)林间药效试验表明,使用化学农药氧化乐果、菊马的防治桂花叶蜂幼虫见效快,药后第2d虫口减退率均在90%以上,使用仿生物农药灭幼脲三号、森得保药后2d虫口减退率仅为47.6%和63.2%,随着时间的延长,仿生物农药效果开始显现,第7d的虫口减退率均达90%以上;药后第12d供试的五种农药对桂花叶蜂防治效果都在85%以上,其中灭幼脲3号乳剂和40%氧化乐果乳剂防效达100%,而仿生物农药物灭幼脲三号、森得保8d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98.1%,说明生物农药具有一定的持续效果。试验表明供试的几种化学农药中氧化乐果、20%菊马乳剂的杀虫效果较好,菊酯类农药防治效果较差。考虑到氧化乐果乳剂毒性较强不宜在园林上大量使用,我们建议生产上首选森得保可湿粉剂,同时可以选用可灭幼脲3号乳剂、菊马乳剂防治。(4)林间试验表明,10%吡虫啉可湿粉2000倍液、2.5%功夫菊酯乳油2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和森得保可湿粉2000倍液喷雾防治山茶红蜡蚧第20天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0.4%、77.6%、80.5%、94.7%。经邓肯新复极差法多重比较分析可知药后第10天处理2.5%功夫菊酯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与另两组处理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药后第20天森得保可湿粉处理与另三组处理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森得保可湿粉具有持效性好。2.5%功夫菊酯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森保可湿粉对防治山茶红蜡蚧都有很好效果,防治时间应掌握在初孵若虫期。(5)林间试验表明,用8%触破式微胶囊水剂防治红枫星牛成虫有良好的效果,药后第30天8%触破式微胶囊水剂200、4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2000倍液天牛成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8.4%、85.5%、74.3%、69.8%;经经邓肯新复极差法多重比较分析可知,8%触破式微胶囊水剂200、400倍液防治率效果明显优于3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2000倍液。8%触破式微胶囊水剂两个处理200、400倍液的50d成虫防治率仍在85%以上,效果显著,说明处理持效期长。考虑到成本等因素,建议在生产上选用8%触破式微胶囊水剂400倍液防治星天牛成虫。选用具备胃毒、触杀和内吸传导作用的40%久效磷磷乳油、10%吡虫啉注射红枫树干防治星牛幼虫试验也取得了很好效果。用“注干法”防治星天牛幼虫,特别适合在树体高大喷雾困难的情况下采用;注射时要准确掌握防治时期,一般情况下,成虫羽化前几天进行树干注射,防治羽化的成虫,越冬的卵孵化结束10d后进行树干注射(宜早不宜迟),重点放在防治幼虫。4.本论文通过对浙江省花木害虫多年的调查和防治试验,结合花木生产和园林绿化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食叶害虫、吸汁害虫、蛀干害虫、地下害虫等重要害虫类型的综合防治对策,总结出一套简便易行的浙江省花木害虫防治年历表,在生产单位中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