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品不良事件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人民的健康和生命,使受害者受到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打击,药品安全管理已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目前国内外对药品安全管理的研究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从微观的角度对技术进行研究;一方面是运用社会科学的方法,从宏观的角度对政策等进行研究。总结得出:目前很少有研究从宏观角度出发,着眼于微观,最后总结于宏观层面,并在宏观层面给出具有微观特点的建议。本论文首次采用微观与宏观将结合的研究方式对我国的药品安全管理进行了研究,为实现药品无缝化安全管理提出了主要要素、体系和相应的建议。根据我国药品安全管理的不确定型和模糊性,本论文采用定性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思路;考虑到药品是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但又含有专业技术的特殊商品,本论文首次将群决策的思想引入非结构化模糊决策方法,建立非结构化模糊群决策方法,并对主要要素进行评价,得出各主要要素对我国药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程度。采用问卷调查等定性方法确定药品安全管理的主要要素并获取基本数据。由于药品分布广,管理复杂,该论文的问卷调查分别对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四个经济水平不同的直辖市的四类参与者进行,以便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我国药品安全管理的现状。本论文提出我国药品安全管理的六大要素为:交易模式,许可制度,抽验制度,可追溯体系,药物警戒和应急管理。通过非结构化模糊群决策方法对其进行重要性排序,得到结果为:抽验制度,许可制度,可追溯体系,交易模式,药物警戒和应急管理。该结论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本论文对药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不仅是建立一个体系,更多的是提供一个思路,更重要的是以后成为一个评价体系,定期对药品安全管理进行综合评价,找出不足及时调整。药品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需要长期的努力并不断根据现状调整对策,以使其能够合理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