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neiki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影子银行作为一个新概念引起了了国内外学术届的广泛关注。影子银行,是指类似于传统商业银行却不受监管或者受到较少监管的机构和业务。2017年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影子银行规模迅速膨胀,目前已经超过7万亿美元,占全球影子银行规模的百分之十五。如此规模庞大的影子银行在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以其信用创造,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因此,在此背景下研究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提高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从而更好地服务于
其他文献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通过提供诸多的优惠政策措施吸收国际直接投资(FDI),以期获得外资所带来的技术外溢。但是在本质上需要区分技术外溢的不同渠道及其效应,才能把握技术
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主要股票市场出现联动性大幅下跌。至此,系统性风险开始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和金融机构关注的热点。Alpha策略取代了Beta策略,成为了优秀机构投资者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不断发展,积极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让我国的铁路货运的相关企业与国际上的一些货运企业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而我国的经济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