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在华企业技术外溢渠道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wer_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通过提供诸多的优惠政策措施吸收国际直接投资(FDI),以期获得外资所带来的技术外溢。但是在本质上需要区分技术外溢的不同渠道及其效应,才能把握技术外溢过程中的内外资互动机制,进而为最大化地接受外资技术外溢提供针对性建议。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技术外溢的四种渠道,分别为水平型渠道、垂直型渠道、竞争渠道、人力资源培训及流动渠道,垂直型渠道包括前项联系渠道和后向联系渠道。以中国工业部门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水平型渠道和前向联系渠道产生了正向的技术溢出,而后向联系渠道和竞争渠道则产生了负向的技术溢出。这说明中国内资企业通过学习模仿和接受外资企业的中间品投入有效提升了自身技术,而为外资企业提供低价值、低技术含量的零部件并不利于内资企业技术改进,同时内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如跨国公司。 同时本文还从工业部门、服务业部门和研发这三个角度分析了外资在华分布,并结合中国工业部门的案例系统分析了技术外溢的四种渠道。最后结合外资向服务业的流动、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纷纷设立、独资化倾向和外资并购等外资新动向提出了政策建议。 第一章为导言:第二章为相关文献综述;第三章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状况及技术外溢渠道分析;第四章为技术外溢渠道实证分析;第五章为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为了适应和推进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种金融市场,并给投资者提供一种在股票市场中可以对冲风险的工具,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于2010年4月16日对以沪深300股票指数作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正式开始挂牌交易。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是我国正式推出的首个金融期货,股指期货的产生开启了我国股票市场的一个新时代。对我国的股票指数和股指期货进行全面的、动态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理论价值。本文从时变的角度
本文分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作与养老保险基金产品组合设计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全球养老金市场概况,统计美国、英国、日本等16个国家和地区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