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新青年》(1915-1920)杂志为研究对象,重点通过《新青年》知识群体对儒教问题的讨论与“宗教替代论”的提出为分析核心,考察新文化运动前后知识精英对信仰问题的思考,探究其中现代性与传统的复杂纠葛,并进而就其思想史意义进行阐发。正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通过对“儒教问题”讨论的分析,认为《新青年》知识群体基于对共和制度的集体认同,接续晚清革命派与改良派的信仰思考路向,对信仰问题提出诸多观点。总的来看,以外部视角观之,他们呼唤“政教分离”,以内部视角观之,他们认同“信仰自由”。以此,《新青年》知识群体反对“儒教国教化”,体现其思想认识中现代性的一面。
第二部分,在进化论的影响下,《新青年》知识群体的言论反映出中国信仰传统面临的重大转型,其重要体现就是“宗教替代论”的提出。在此一部分中,我们就“宗教替代论”产生的思想背景及产生过程进行讨论,展示了《新青年》知识群体对信仰问题思考的另一面相。
最后,我们以后发现代化国家中“信仰”问题的讨论为问题域,探究在国家与社会转型过程中,知识精英面对“强国”与“新民”的现实考虑,对宗教与信仰问题思考的复杂心态。本文认为以《新青年》为代表的知识精英思考信仰问题所反映出的“替代”心态部分来源于后发国家通存的“信仰难题”,部分承续于中国的传统信仰逻辑。这一路向的实现将是知识精英自我照看维度的缺失与对民众自主信仰及实践的压抑,从而自两方面为中国的现代转型带来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