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志丹旦八区长4+5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whr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盆地集石油、天然气及煤等多种能源矿产于一盆,是多种能源矿产共存关系及其机理研究的理想场所。选择志丹旦八区长4+5砂岩储集层作为重点剖析对象,从成岩作用角度对其成岩环境、水介质、孔隙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对该区储集层的综合评价、勘探开发,而且对整个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性储集层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应用储层地质学、矿床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地质学及地球化学等理论和方法,在野外剖面和钻孔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借助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镜质体反射率、微量元素分析等多种手段、对盆地延长组长4+5砂岩在成岩作用各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以下认识:1.通过主量微量元素、有机质和碳酸盐含量等判别,志丹旦八区延长组长4+5成岩环境为潮湿三角洲或沼泽下的缺氧强还原环境,pH值在7.81到8.03,Eh为弱碱性。2.储集层主要为长石砂岩、粉砂岩,成份成熟度低。成岩作用有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对自生矿物组合、分布及形成顺序、粘土矿物转化及有机质成熟度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判定成岩作用已进入晚成岩A期,并进行了成岩作用序列划分。成岩作用影响因素包括构造、碎屑组分、水介质等多个方面。3.研究区主要为CaCl2型、富含矿物质的酸性油田水,经过了早成岩A期弱酸性向碱性转化、早成岩B期中强碱性向酸性转化和晚成岩A期强酸性三个阶段。4.受沉积与成岩作用双重因素,长4+5储集层主要以溶蚀孔隙为主,经定量分析,原始孔隙的损失主要是压实作用的结果,其次为胶结作用,而以长石为主的易溶组分的溶蚀作用对储集层物性起到决定性作用。水介质条件下孔隙的演化经历了早成岩A期原生孔隙的丧失、早成岩B期原生孔隙丧失次生孔隙形成及晚成岩A期次生溶蚀孔隙大量形成三个阶段。
其他文献
针对一类具有随参数变化状态时滞的线性参数变化连续系统,研究了基于观测器的L2-L2控制问题.利用依赖于参数的Lyapunov-Krasovskii函数,推导了基于状态观测器的L2-L2控制器存
目的 :探究使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60例产科大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
本文研究短程透镜的焦点位于端面外的球差特性。对焦点位于波导外部(包括端面)的情况给出了一种精确测量焦距新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测量精度取决于读数显微镜的读数精度(0.01mm)。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10年3月2日联合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
报纸
在弱物体近似下 ,运用傅立叶光学 ,从成像系统角度对自聚焦共焦传感技术进行了理论研究。着重分析了该技术测量样品纵深结构时图像的成像机理。由于光纤具有本征场的模式 ,对光的振幅和相位的响应是相干的 ,从而可用相干传递函数 (CTF)描述系统性能。结果表明 ,系统相当于一复振幅线平移不变系统 ,具有低通特性和层析特性。
利用水分在 1.94μm波长上对光能量吸收的特点 ,提出了采用近远红外分光图像检测技术对人体汗水分布情况的观测方案。在理论上对这一研究基础作了分析并给出了图像灰度与水分量关系的计算式。对实验系统作了介绍 ,并通过对试纸内含水量的测试给出了水的光吸收系数的实验估计值
讨论了在临界角附近入射到介质表面时光能量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在不同情况下反射光能量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给出了测量浓度的实验方法。测量数据表明 ,反射方法测量浓度是可行的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9月14日,中共河北省委在河北会堂召开河北省领导干部会议,要求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全力以赴抓发展,尽心竭力抓民生,毫不松懈抓稳定,从严要求抓党建,心无旁骛抓工作,一心一意干事业,圆满
针对因居住地生存环境恶劣,不具备就地扶贫开发条件的贫困人口,我国通过实行生态移民工程来解决他们生存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广西大化县属于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
为估计10^12W高功率激光器的光束质量,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已重构的波前曲面进行球面拟合,得到相对应的无波像差参考波前。利用无波像差参考波前的曲率半径计算出高功率激光光束的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