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却对人口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家庭结构的日趋小型化,空巢家庭数量增多,且空巢期提前,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长,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前提下实现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如何解决计划生育家庭的社会保障问题就显得尤为紧迫。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国内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文章框架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理论综述。主要对社会保障理论以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综述,为后文的写作做理论铺垫。第三部分是介绍计划生育保险的产生与演进。通过对计划生育保险前期探索的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计划生育保险制度目前还没有被列入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中,存在制度设计上的不足;二是中央财政支持少,地方各级财政投入有限,资金来源不稳定;三是计划生育保险的保障水平低。第四部分对将计划生育保险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文章首先指出计划生育保险符合社会保障防控风险的功能要求;其次是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空巢家庭数量增多,家庭结构的日趋小型化也需要为计划生育家庭建立计划生育保险制度;三是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老年人精神需求激增。这些都要求我们需要为计划生育家庭做出社会保障上的安排。第五部分分析了计划生育保险的基本支撑条件,即对实行计划生育保险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说明。首先是经济发展对构建计划生育保险的基础性作用,近十年来,我国的GDP和财政收入都在稳步的增长,因此有能力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计划生育保险制度;其次是个人缴费和承受能力分析,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呈现出整体增长的趋势,人们在收入增长的基础上,具备参加计划生育保险的能力。而且我国储蓄存款余额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说明我国居民存在购买保险的潜在能力;三是国家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分析,在构建计划生育保险体系时,政府应该处于主导地位,发挥核心作用,政府应该承担保障的责任和义务。如果缺乏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作为一项普惠性的保险体系是无法建立起来的。第六部分介绍了建立计划生育保险的模式构想。首先探讨建立计划生育保险的原则,包括公平原则、坚持以有利于促进计生工作的顺利推进为原则、立法先行的原则;其次在计划生育保险实施的主体方面,应该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一协调管理;第三计划生育保险的保障人群主要包括独生子女家庭以及农村的双女户家庭、不能生育的家庭和不愿意生育的家庭;第四是对计划生育保险的筹资方式和路径选择上,本文建议计划生育保险资金的筹集,可采取以下方式:一是中央财政投入资金,二是各级政府财政分担,三是企业缴费,四是个人缴费,五是其他渠道的筹资;第五是计划生育保险资金的管理,需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建立严格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尤其是保障资金的征缴、管理、运营及使用,都要作为监督的重点;第六是计划生育保险的路径选择,首先要明划确计生育保险是养老保险的一种补充,其次需要通过完善社区要老服务和医疗服务作为计划生育保险的配套服务体系。最后,提出了研究的主要结论和不足,以及今后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