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中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丰富情感体验和加强自我认同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语文课程作为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的主要手段,对高中生丰富情感和正确自我的获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中,对高中生的情感和自我教育却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其中,高中生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逆反心理是影响语文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阻力之一。所以如何正确认识高中生语文教学中逆反心理的成因,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防止和消除这一心理现象,切实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首要课题。本文通过参阅多位研究者对逆反心理的不同定义,结合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质和高中生特有的心理发展特点,对高中生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逆反心理进行了界定。本概念指出了教育对象与相关教育相对因素的平衡关系。围绕高中生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逆反心理的各影响因素,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根据以往逆反心理研究的相关资料,借鉴有关教师意见,最终设计了《语文学习心理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在语文教学中逆反心理的产生有三方面原因:语文教育因素、高中生自身因素、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因素。其中,语文教育因素是形成高中生语文学习逆反心理的主要因素。据此,本人提出了相应策略。全文包括概念界定、调查分析、原因分析、研究对策、结论与展望五大部分,为语文教学中逆反心理的研究提供了量与质的依据。现分述如下:第1章引言:根据本文对逆反心理研究角度的不同。本人将语文教学中的逆反心理定义为,在一定条件下,由于教育对象的主体需要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及教育环境的客观要求不符而使教育对象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心理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具体表现为教育对象对教育者、教学形式和方法、教育内容产生的怀疑、冷漠与排斥。第2章高中生语文教学中逆反心理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高中生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语文教师、语文教学形式和方法、语文教材的怀疑、冷漠与排斥态度。第3章高中生语文教学中逆反心理的原因分析:根据高中生在语文教学中逆反心理产生的相关原因,本人分别从语文教育因素、高中生自身因素和社会环境中存在的负面因素三大方面进行了深入探析。其中,语文教育因素是高中生在语文教学中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第4章高中生语文教学中逆反心理的研究对策:根据对高中生语文教学中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分析,本人分别提出以下对策:一、提高语文教师素质,建立一支高水准的教师队伍;二、改革语文教学形式和方法,增强语文教学过程的自主性和体验性;三、优化语文教材结构,增强语文教学的价值性;四、加强高中生的情感教育,完善高中生的心理建设;五、加强语文教学的社会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第5章研究结论与展望:高中生在语文教学中产生的逆反心理,主要缘于语文教育因素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有效解决语文教育因素问题是消除学生语文学习中逆反心理的关键。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正确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我发展需求,则是开展有效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要想彻底解决高中生语文教学中的逆反心理,显然还需要更全面的研究方案和更深入的实践,但求学之路本无尽头,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再实践、再探索,语文教学理论就会不断完善,学生也将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