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bu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网络游戏风靡全球的今天,作为其衍生品的虚拟财产越来越被关注,越来越多的网络虚拟财产纠纷被诉诸法院使得这一问题的重要性逐渐浮出水面,而法律的缺位使网络游戏用户的权益显得异常脆弱,任何的不法侵害都会损害到网络游戏用户的利益,只是或大或小而已。随着网络虚拟财产纠纷大量出现并被诉诸法院,法院作为公力救济的主要手段显然不能够满足网络游戏用户,因为无法可依给司法者带来了诸多棘手的问题,由于法官按照自己的理解对法律规定自由裁量,从而出现了很多同案不同判的尴尬局面,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在此情况下,笔者试图通过本文探索出一个适合网络虚拟财产的民事法律保护模式,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保护网络虚拟财产的必要性及虚拟财产具有财产属性的理论依据,阐释了其发展来源和民事法律保护的现状及不足并进一步揭示了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和财产属性;第二部分详述了其法律属性,并在分析了各种学说之后找到了在现有民法体系中虚拟财产的法律归宿,即网络虚拟财产应该属于物权法中的用益物权为宜;第三部分呈现了现阶段虚拟财产的纠纷的大致类型,在此基础上列明了各种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模式并做出评析;最后一部分笔者提出了适合中国网络虚拟财产发展的立法建议,即采用立法解释为主、行业自律模式相结合来保护网络虚拟财产的方式是最适合现阶段我国的国情的方式。综上,民法作为保护公民财产的最重要法律,理应尽快适应新生事物的发展,保护网络游戏用户的合法虚拟财产安全,从法律的视角保护和监管网络游戏的发展。
其他文献
法律是社会的产物,自然应当顺应社会的变迁。在法律实践中,履行不能的情况是经常出现的,因为在合同的实现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障碍问题,如债务人因不可抗力无法履行合同,或
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应用PPP模式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四半维平面坐标等数学方法进行定量
7月10日,在由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品牌与企业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农信银杯”第六届中国农村金融品牌大典上,蛟河农商银行获得了2015全国农村金融品牌价值榜新媒体宣传十佳微信公众平台奖项,是吉林地区唯一一家获此奖项的农信机构。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型员工已逐渐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资源。通过知识型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减少员工的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