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砷及含砷化合物都有较大毒性,且均具有致癌作用。自然界中的砷多数与有色金属伴生,在有色金属的提取过程中,砷以硫化物或盐的状态不同程度地进入烟气、废水和废渣中,其中,大部分砷以含砷废渣方式堆存,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含砷废物。国内对于污泥、焚烧飞灰等的烧结技术处理处置研究较多,但对含砷废渣烧结方面的研究相对欠缺。本文研究添加SiO2、Al2O3、MgO和CaO的含砷废渣在高温烧结过程中砷的环境释放行为,为含砷废渣的高温处理提供参考。试验中,称取一定量含砷废渣,分别加入质量分数30%的SiO2、Al2O3、MgO和CaO,采用翻滚振荡仪使物料完全混合,将混合物料在10MPa下加压成型,于4001100℃烧结1h,冷却后取烧结体,研究烧结体中砷的固化特性和浸出特性,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方法分析高温烧结体中砷的矿物赋存形态和烧结体的微观形貌,探讨添加剂对含砷废渣烧结体中砷的固定、浸出及烧结体的矿物相和形貌的影响。得出下列结论:1300℃烧结处理后,经三种浸出方法,含砷废渣中砷的浸出质量浓度均显著下降。通过对比原样和1300℃的烧结体的微观形貌,发现1300℃时,烧结体中晶粒更加致密化,形成砷酸钙结晶体。烧结体中的砷被固定在稳定的砷酸钙结晶体中,有效降低了砷的浸出。SiO2对砷的固化作用不明显,1300℃烧结处理时,SiO2对砷的浸出抑制作用最强。可能在1300℃时,烧结体中发生熔融包裹现象,生成了具有网络结构的硅酸盐晶体,砷被包裹在玻璃质硅酸盐晶格当中,从而导致砷的浸出质量浓度显著降低。Al2O3对砷的固定和浸出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CaO对含砷废渣烧结体中砷的挥发和浸出有极大的抑制作用,1000℃高温烧结条件下,砷的固化率达最大值95.14%,CaO对含砷废渣中砷的挥发抑制作用最强。可能的原因是砷以砷酸钙(Ca3(AsO4)2)的形式被固定在稳定结晶相中而导致砷的固化率显著提高。经水平振荡法、硫酸硝酸法和TCLP法三种浸出方法处理后,在4001000℃,添加CaO的烧结体中砷的浸出质量浓度均远远小于原样,在1000℃时,砷的浸出量均达到最小值,分别为1.33μg/L,0.13mg/L和0.85μg/L,表明烧结温度为1000℃时,CaO对砷的浸出抑制作用最强。1100℃以上,砷的浸出量明显增长,用热力学角度分析:在1100℃以上,As2O3生成As2O5的反应其吉布斯自由能大于0,反应不能够自发进行,则导致As2O3→As2O5→Ca3(AsO4)2这一系列反应不能完成。造成砷不能被稳定固化,致使砷的浸出量显著增加。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发现,1000℃时,添加CaO的含砷废渣烧结体中砷酸钙(CaAs2O6)衍射特征峰出现,可以说明砷被固化在稳定的砷酸钙中,因此CaO在此温度下对砷的挥发及浸出有最强的抑制能力。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添加CaO的含砷废渣原样与1100℃烧结体的微观形貌没有明显差异。MgO对砷的挥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001100℃内进行烧结处理,MgO对烧结体中砷浸出的抑制作用较大。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1100℃时,砷以砷酸钙和砷酸镁的形式存在,砷酸钙和砷酸镁都为具有很小的溶解度的稳定矿物,砷被固化于稳定结晶相中,降低了砷的挥发和浸出。1300℃时,MgO对砷的浸出没有明显的抑制能力。最后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CaO的含砷废渣烧结体的性能,CaO作为含砷废渣添加剂,其质量分数在810%时,其烧结之后的产物具备作为轻骨料建材产品使用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