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天龙通腑方治疗脑出血急性期中腑证的临床疗效,以探索天龙通腑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治疗脑出血急性期中腑证提供一种新方药。方法:1.临床资料:95例脑出血急性期中腑证患者,均是2012-10至2014-12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患者。病例纳入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出血疾病诊断标准,辨证及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脑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价标准》(试行)中标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方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试验研究前,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资料无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患者均从入院后即开始治疗,给予25g甘露醇Q8h静点,0.9%Na Cl注射液500ml加注射液泮托拉唑40mg静点,0.9%Na Cl注射液250ml加奥拉西坦注射液4.0g静点,14 d为1疗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天龙通腑方(天麻10g、地龙12g、瓜蒌15g、生首乌10g、生大黄4-6g、枳实15g,乌药12g,甘草6g等),常规水煎,日1剂,约250ml/次,2次/d,14 d为1疗程。治疗期间均给予常规普食,并针对病因进行降压、降糖等治疗。并于治疗后14d、2个月分别观察临床疗效,予以数据统计及分析。3.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腹胀的消除时间、初次排便时间、排便次数、血液流变学变化。统计资料。并于治疗前后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检查以作为安全评定性资料。4.统计方法:应用SPSS16.0软件分析相关数据,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2x检验,表示方法为x±S;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14d后,对照组40例:基本恢复3例,显著进步17例,稍进步6例,无变化14例,总有效率65.00%;治疗组40例:基本恢复7例,显著进步22例,稍有进步5例,无变化6例,总有效率85.0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2月后;对照组40例:基本恢复3例,显著进步15例,稍进步5例,无变化17例,总有效率57.50%;治疗组40例:基本恢复7例,显著进步19例,稍进步6例,无变化8例,总有效率80.0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经药物治疗,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3.血液流变学变化: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相比,全血粘度髙切、低切,血浆粘度,无显著差异(P>0.05)。4.两组患者腹胀消除时间、初次排便时间、排便次数比较:观察两组入院14d内变化,两组患者的腹胀消除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初次排便时间、排便次数有显著差异(P<0.05)。5.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两组患者在临床用药观察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明显的毒、副作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未发现与实验药物相关的异常改变。结论:天龙通腑方对脑出血急性期中腑证患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能显著恢复患者神经功能,但对血清流变学指标无明显影响。本研究显示该药物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且通过安全监测,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