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虫啉和噻虫嗪亚致死剂量对荻草谷网蚜生命表参数及取食行为的影响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ffee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烟碱类杀虫剂(Neonicotinoid insecticides)是一类新型的内吸性杀虫剂,对蚜虫具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已经成为新农药防治麦蚜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试验以荻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为研究对象,在拌种条件下研究了两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和噻虫嗪对荻草谷网蚜生物学参数和取食行为的影响,确定了两种药剂对荻草谷网蚜的亚致死剂量,建立了亚致死剂量下的室内种群生命表,应用EPG技术(刺探电位技术)研究了亚致死剂量下两种药剂对荻草谷网蚜的取食行为影响,并进行了相关的田间药效试验,为以后的麦蚜防治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吡虫啉和噻虫嗪拌种防治麦蚜的田间防效及药剂残留分析   田间防治试验表明,小麦种子播前以吡虫啉和噻虫嗪拌种在小麦生育期内均能有效的降低田间麦蚜的种群数量。在小麦生长前期,吡虫啉在小麦叶片内的含量明显高于噻虫嗪,但在小麦生长中后期两者差异不明显。吡虫啉和噻虫嗪对小麦的千粒重存在明显影响,噻虫嗪处理小麦千粒重略高于吡虫啉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和噻虫嗪对麦蚜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且与吡虫啉相比,噻虫嗪对麦蚜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和控制效果。   2新烟碱对荻草谷网蚜的室内毒力及亚致死剂量测定   室内进行了两种药剂对荻草谷网蚜的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和噻虫嗪两种药剂对荻草谷网蚜的LC50分别为:0.188g/kg、0.0484g/kg,吡虫啉与噻虫嗪两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并且噻虫嗪的相对毒力是吡虫啉的3.88倍。   3吡虫啉和噻虫嗪亚致死剂量对荻草谷网蚜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本试验研究了吡虫啉和噻虫嗪亚致死剂量下对荻草谷网蚜种群生命表的影响。在两种药剂亚致死剂量处理下荻草谷网蚜种群的净生殖率Ro、发育历期T、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与对照相比均降低,但是种群加倍时间DT却比对照明显延长,方差分析发现生命表各参数间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表明吡虫啉和噻虫嗪都对荻草谷网蚜生物学特性产生不利影响,两种药剂都对荻草谷网蚜种群发展有抑制作用,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4吡虫啉和噻虫嗪亚致死剂量对荻草谷网蚜取食反应的影响   通过EPG对荻草谷网蚜取食行为的研究,表明利用吡虫啉和噻虫嗪亚致死剂量拌种处理小麦后荻草谷网蚜取食波形E1波、E2波和E1+E2波与对照相比明显缩短,而非取食波(np波、C波)时间较对照明显延长。表明吡虫啉和噻虫嗪在亚致死剂量下都可以抑制荻草谷网蚜的取食活动,对荻草谷网蚜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对荻草谷网蚜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这与生命表的结果相一致。说明吡虫啉和噻虫嗪在对荻草谷网蚜的防治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都是防治麦蚜的优秀药剂。
其他文献
小波包可以将信号按任意时频分辨率分解到不同频段,因此本文在经典的小波软、硬阈值消噪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分析的改进方法,根据噪声通常表现为高频信号的特
农药在防御植物病、虫、草害,减少农产品损失方面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大量使用的乳油、可湿性粉剂等传统剂型存在持效期短、助剂污染环境、活性低等缺陷。纳米农药粒径在100 nm以内,粒径小、分散度高、黏附性好、生物活性强,淀粉材料可降解,基于此,论文首次以直链淀粉为囊材,以期研制出高效、环保的纳米制剂,主要结果如下:1.用普鲁兰酶法,将蜡质玉米淀粉的支链酶解成直链淀粉,然后用乙醇沉降法制备直链淀粉纳米载药
由灰飞虱传播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引起的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目前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毒病,该病在我国的分布极为广泛,给水稻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目前,灰飞虱传播RS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