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根根面三种不同形态对桩冠修复后牙齿抗折强度的影响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残根的根面进行不同的设计,研究残根根面的三种不同形态对根管治疗牙桩冠修复后抗折强度的影响。 方法:24颗近期(三个月内)因正畸原因完整拔除的上颌单根第一前磨牙,根管治疗后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3组,每组8颗。A组(平面式):自距釉牙骨质界(牙合)方2mm处去除冠部牙体组织,制作镍铬合金金属桩核并粘固;B组(双斜面式):自距釉牙骨质界(牙合)方2mm处去除冠部牙体组织,然后制备颊舌两斜面,斜面的颊舌边缘止于釉牙骨质界(牙合)方1mm处,制作镍铬合金金属桩核并粘固;C组(反斜面式):自距釉牙骨质界(牙合)方2mm处去除冠部牙体组织,然后进行牙体制备,留有1mm高,1mm宽的牙体组织围绕根管口,制作镍铬合金金属桩核并粘固。实验中所有的桩核均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3M)粘固。将标本牙齿的牙根浸蜡后用自凝塑料包埋于直径为2cm的金属圈中,待自凝塑料凝固后将其从金属圈中取出。自凝塑料距釉牙骨质界2mm。在CMT5105微机控制电子万能实验机上进行加载测试,作用力方向与牙体长轴成45°角,作用于桩核的舌尖部位。记录各牙齿的最大抗折裂载荷及其折裂形式。结果采用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 结果: 1.反斜面式根面预备组(C组)的抗折裂载荷最高,为2.8175±0.4117KN,其次是双斜面式根面预备组(B组),其抗折裂载荷为2.2313±0.2991 KN,平面式根面预备组(A组)的抗折裂载荷最低,为1.8275±0.4187 KN。 2.对ABC三组牙齿的抗折裂载荷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组的抗折裂载荷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三组的样本均数进行两两比较(Newman-Keuls法),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结合三维重建测量技术,研究成年骨性Ⅲ类颜面不对称患者骨性及牙性特征,并分析口颌系统各组份之间的关系,为正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