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是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工具,并促使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存活下来,对于整个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工业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逐步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是指,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坚持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中国作为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面对来自国际以及国内的双重压力,要尽全力去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采取相应的环境规制政策是必要的,关于环境规制是否能促进或者抑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讨论起源于“波特假说”的提出,但学术界尚未达成统一结论,环境规制是否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否是在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基础上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根据以上问题,文章对环境规制、研发投入、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另外,对于行业异质性的研究也是文章的重点,行业的企业规模和行业的所有制结构是行业异质性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学者对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研究起源于“熊彼特假说”的提出,考虑实际情况,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方面各有其优劣势。文章把行业的企业规模作为调节变量,实证分析行业的企业规模在环境规制与研发投入之间的调节作用;另外,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在持续的进行,效果如何,需要在收集最新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文章把行业的所有制结构作为另一调节变量,分析行业的所有制结构在环境规制与研发投入之间的调节作用。文章选取35个工业行业作为研究对象,把2005年到2015年作为研究时段,运用Eviews8.0对收集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研发投入在环境规制与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2)行业的企业规模在环境规制与研发投入之间存在负向调节作用。(3)行业的所有制结构在环境规制与研发投入之间存在负向调节作用。在得出以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文章对中国工业企业如何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1)加大R&D投入在企业支出中所占比重。(2)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寻找适当的环境规制政策实施力度。(3)充分发挥大型企业在行业中的领头作用,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4)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政府与市场手段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