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闭眼单足站立成绩反应人体平衡能力,国家体育总局发布《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中显示20-24岁男性闭眼单足站立成绩为32.1s,女性为33.6s,以后呈逐年下滑趋势。说明机体的平衡能力从20-24岁逐渐降低。为了减缓身体平衡能力的下降速度,保持良好的身体平衡能力,为各项体育活动的进行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然而功能性训练有着科学的训练理念、理论,方法和动作体系,其强调稳定和平衡,更强调神经对肌肉的支配能力。本文就以功能性训练对非体育专业学生身体平衡能力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进行实验研究,以曲阜师范大学为例,随机选取非体育专业大学生60名(男30人,女30人),实验组30名(男女各15名),对照组30名(男女各15名)作为实验对象。实验中按照功能性训练动作和传统训练动作的内容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为期八周(每周三次课,每次课45分钟)的动作练习。实验后对所有学生进行实验后测,并收集、整理、分析所得数据,研究结果表明:1、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身体平衡能力指标P>0.05,说明实验前对照组和实验组组间差异性不显著,通过八周的功能性训练和传统训练内容之后实验组较对照组学生身体平衡能力指标P<0.01,说明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非常显著。2、通过八周的动作训练,对照组实验前后学生平衡能力指标P<0.01,说明对照组实验前后差异性非常显著;实验组实验前后学生平衡能力指标P<0.01,说明实验组实验前后差异性非常显著,说明两种训练内容都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平衡能力。根据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前后的增长率对比分析,不难看出对照组学生平衡能力指标成绩的提高不如实验组学生显著,说明功能性训练动作相比较传统训练动作,更有利于学生身体平衡能力的提高。3、对照组实验前后静态指标增长明显优于动态指标,增长值从高到低依次为鹤立、闭目单足站立、闭目提踵、闭目原地踏步、前庭步测试、平衡木行走;实验组实验前后静态指标增长明显优于动态指标增长从高到低依次为鹤立、闭目单足站立、闭目提踵、闭目原地踏步、前庭步测试、平衡木行走。4、对照组实验前后男女生身体平衡能力指标P>0.05,实验组实验前后男女生身体平衡能力指标P>0.05,说明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前后男女生身体平衡能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女性和男性在静态平衡能力和动态平衡能力指标成绩增长方面有高有低并无规律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