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分子筛复合材料Fe3O4@SAPO-5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e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壳型磁性纳米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功能材料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纳米 Fe3O4 具有制备简单、价格低廉、毒性低、磁性能优异等特性,常被用来作为核壳型复合材料的内核。纳米Fe3O4 具有超顺磁性,其包覆后的磁性纳米复合材料依然具有超顺磁性,如果外加一个强磁场,能够快速的将其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因此纳米Fe3O4 及其复合材料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SAPO-5 分子筛因为具有较大的十二元环孔道,经常应用于烷烃异构化和正己烷催化裂解等反应。因此本论文将Fe3O4 纳米粒子作为核,在其外包覆SAPO-5 分子筛,形成Fe3O4@SAPO-5 核壳型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其可以将分离回收作用与SAPO-5 分子筛的催化性能集于一体。主要工作如下:  1.本文以三乙胺为模板剂、硅溶胶为硅源、磷酸为磷源、拟薄水铝石为铝源,采用改进的水热合成法成功制备出SAPO-5 分子筛,合成的分子筛颗粒尺寸在2μm-20μm 之间,比表面积分布在148.99-266.74m2/g;孔容分布在0.19-0.49cm3/g;微孔孔径分布在0.56-0.70nm。利用XRD、SEM、N2 吸附脱附分析等表征手段,研究了模板剂用量、晶化温度、晶化时间对SAPO-5 分子筛合成、形貌、孔道结构的影响。模板剂与铝源的摩尔比为0.95,晶化时间为12h,晶化温度低于200℃时,有SAPO-34 杂晶生成,随着晶化温度升高,不再有杂晶生成,合成纯相的SAPO-5 分子筛,因此200℃ 是适宜SAPO-5 分子筛合成的晶化温度。模板剂用量和晶化温度相同时,随着晶化时间的延长,颗粒尺寸增大,逐渐由六棱柱状转为球状。在相同的温度(180℃、190℃、200℃)下,随着模板剂用量的增加,晶化时间越短,其比表面积越大。  2.在模板剂与铝源的摩尔比为0.95,晶化温度200℃,时间24h 时,采用两种不同大小(20nm 和100-300nm)的Fe3O4 颗粒合成核壳结构的Fe3O4@SAPO-5复合材料。并研究了Fe3O4 不同加入量对其结构、形貌、磁性能、吸附性能的影响。XRD 与红外光谱图分析表明,在Fe3O4 对SAPO-5 分子筛结构的影响不大,都能合成纯相的SAPO-5 分子筛,并无杂峰产生。从N2 吸附测试来看,Fe3O4对SAPO-5 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微孔比表面、孔容等影响比较大。模板剂与铝源的摩尔比为0.95,晶化温度200℃,时间24h 时,合成的SAPO-5 分子筛比表面积为207.43m2/g,包覆Fe3O4 后,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明显降低,在104.49m2/g以下,可能是Fe3O4 对SAPO-5 分子筛的孔道结构造成了破坏,使其比表面降低。从磁滞回线中可以看到,Fe3O4@SAPO-5 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磁性能,且随着Fe3O4 加入量的增大,比饱和磁化强度增大。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阵列波导中的分立衍射和分立孤子的研究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分立衍射是由相邻波导之间的线性耦合或倏逝效应引起的,它本质上不同于均匀介质中的线性衍射。当非线性
芬兰裔的美国建筑师埃罗·沙里宁凭借其丰富的教育背景,在国际主义风格盛行的时期,设计出了一系列表达自己对现代建筑独特理解的作品.他以对时代精神、模块理念、有机主义等
本硕士论文开展的是单自由度非线性振动方程的解析近似与数值方法的研究。 通过改进经典的近似方法,发展了一种新的近似逼近解析方法。用这个方法可以求解普遍的非线性常微
Ⅲ-Ⅴ族半导体材料GaAs的高密勒指数表面和金属表面自扩散生长的机制研究是目前表面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根据目前实验上已有的研究结果,对GaAs高密勒指数(114)表面原子和
本文对Co2VAl,Co2MnAl,Ni2CoGa进行了磁性及输运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Co2VAl为立方L21结构,磁矩主要局域在Co原子上,精确推算出居里温度306K。电阻在低温区35K附近出现极
本文研究了外延法生长金刚石薄膜和包银金刚石颗粒的场发射特性。目的在于探索金刚石的场发射机制。实验中外延金刚石薄膜采用热丝CVD法生长,生长于事先电泳沉积在硅衬底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