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NA三臂交联结构和抗菌药物调控的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汞离子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毒性强且难降解,通过甲基化作用生成有机汞,再经食物链在人体内积累会引起各类健康问题,如脑损伤和其它慢性疾病。环境污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诱发癌症等相关疾病,据调查在癌症死亡病例中肺癌排第一,在肺癌的早期发现可疑病灶并手术切除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有效策略,但传统的胸部X线片、正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层析扫描、经皮肺活检等诊断技术在检测早期肿瘤方面缺乏特异性和准确性,易错失最佳治疗时期。临床治疗中滥用和误用抗生素使细菌变异成“超级细菌”,这类细菌对多种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比如,携带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ew Delhi metallo-beta-lactamase-1,NDM-1)基因的细菌可以水解临床上大多数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细菌失去抑制效果。目前关于β-内酰胺酶结构、功能、作用机制和酶抑制剂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体外试验,细菌活体内β-内酰胺酶检测的报道还很少。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建立了简单、快速、灵敏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方法检测汞离子、肺癌标志物(Neutrophil activating protein 2,NAP2)以及检测细菌和分析细菌对抗生素的药敏性。电化学发光(Electrogenerated chemiluminescence,ECL)结合了电化学法的可控性和化学发光法高灵敏度的特点。ECL生物传感器以生物活性分子为分子识别元件,以ECL试剂/材料为信号物质,将生物分子的特异性识别作用转化为可量化的ECL信号,实现对目标分析物的定量检测。具有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药物控制、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本论文旨在研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检测Hg2+,NAP2和细菌的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本文一共分为四章,每个章节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引言。简单综述生物传感器的分类及其应用;介绍DNA-三臂交联结构(DNA-three way junction structure,DNA-TWJs)的结构特点及其在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总结抗生素和细菌耐药的现状,介绍现有检测β-内酰胺酶的技术;最后,简要提出了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以及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为基于目标物诱导DNA-TWJs的汞离子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研究。本章旨在研制一种简单、灵敏的Hg2+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富含胸腺嘧啶(Thymine,T)的5′-NH2-ss-DNA和其互补DNA链杂交成DNA-TWJs作为分子识别物质,Ru(bpy)32+衍生物(Ru)为电化学发光信号物质,Ru标记的DNA-TWJs(TW/Ru-J1)为电化学发光探针。将TW/Ru-J1共价固定于对氨基苯甲酸(4-aminobenzoic acid,4-ABA)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制备成Hg2+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未结合Hg2+时,TW/Ru-J1结构中含T碱基的一臂呈现灵活的弯曲构象,此时探针上标记的Ru靠近电极表面,产生较强的ECL信号。当Hg2+与TW/Ru-J1的T碱基结合成T-Hg2+-T结构,由于碱基堆垛使得TW/Ru-J1的三臂形成刚性结构,探针上标记的Ru远离电极表面,ECL信号变弱。在选定条件下,电化学发光信号与Hg2+浓度在0.1 p M~10 p M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4 p M。并将该传感器用于实际水样中Hg2+检测,检测结果与冷蒸汽原子荧光光谱法一致。本工作将DNA-TWJs引入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构建中扩展了DNA-TWJs在生物传感器的应用范围。第三章为基于目标物诱导DNA电荷传递的“signal on/off”型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检测早期肺癌标志物(NAP2)。含有特异性识别NAP2的适配体的DNA-TWJs为分子识别物质,Ru(bpy)32+衍生物(Ru)为电化学发光信号物质,Ru标记的DNA-TWJs(NBAT-Ru)为电化学发光探针。将5′-NH2-(CH26-NBAT-Ru通过共价键合作用固定在4-ABA修饰玻碳电极表面制备成“signal off”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未结合NAP2时,DNA-TWJs结构中NAP2适配体呈自由状态,使得Ru接近电极表面,产生很强电化学发光信号。结合NAP2后,NBAT-Ru构象发生变化,Ru远离电极表面,电化学发光信号减弱。在选定条件下ECL信号与NAP2浓度在0.01 p M~0.1p M范围内呈线性下降,检测限为0.008 p M。将5′-SH-(CH26-NBAT-Ru通过巯基自组装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制备成“signal on”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结合NAP2后,由于NBAT-Ru三臂交叉点碱基堆垛促进了Ru通过DNA与电极表面的电荷传递,因此电化学发光信号增强。在优化条件下,ECL信号与NAP2浓度在0.001 p M~0.1 p M范围内呈线性增加,检测限为0.001 p M。并将“signal on/off”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应用于检测临床血浆中NAP2的含量。本工作表明DNA-TWJs以不同的固定化方式制备的生物传感器在结合目标物后,电化学发光信号物质的电子转移路径不一样。本研究结果为构建其它DNA-TWJs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提供一个研究平台。第四章为基于二维MOF功能化的电化学发光细菌生物传感器用于抗菌药物敏感性的研究。本研究以伴刀豆球蛋白(Concanavalin,Con A)特异性识别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E.coli BL21)表面的脂多糖为识别体系,Ru(bpy)32+衍生物(Ru)为电化学发光信号物质,标记Ru的Con A(Con A-Ru)为电化学发光探针。将Con A-Ru通过共价键合作用固定在NH2-MIL-53(Al)纳米片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制备成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当结合不同浓度E.coli BL21后,传感器表面的E.coli BL21阻碍了Ru的电子传递因此电化学发光信号降低。ECL信号与E.coli浓度在0cells/m L~5×104 cells/m L范围内呈线性降低,检测限为11 cells/m L。由于抗生素与细菌作用后使得细菌表面结构发生改变释放一定量脂多糖,基于此,利用构建的传感器分析不同抗生素对E.coli BL21和表达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的E.coli BL21(NDM-1 E.coli BL21)的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电化学发光法测得的四种抗生素(四环素、盐酸左氧氟沙星、头孢匹罗、亚胺培南)的最低抑制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s)与文献报道的趋势一致。同时,研究结果发现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匹罗、亚胺培南)对NDM-1 E.coli BL21的最低抑制浓度(MICs)大于对E.coli BL21的MICs;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四环素、盐酸左氧氟沙星)对NDM-1E.coli BL21和E.coli BL21的MICs基本不变。该结果表明NDM-1 E.coli BL21体内的NDM-1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抑菌效果有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为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和临床鉴定β-内酰胺酶细菌是否显阳性提供研究平台。
其他文献
过去的几十年中,由单目相机多方位拍摄的二维图像序列恢复三维非刚体结构NRSFM(non-rigid structure from motion)是机器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处理NRSFM问题困难重重,
羁押场所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的重要设施,具有监控管理犯人的重要职能,高水平的管理可有效防止犯人逃脱再次危害社会。最近,羁押场所的押量犯人的数量持续上升,人控管理的传统
缅甸语是缅甸的官方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甸语族缅甸语支,与同语系的汉语和藏语语音合成研究相比,缅甸语语音合成相关研究亟待重视。本文以开发缅甸语语音合成系统为目的,构建发音语料库,研究并实现文本归一化、分词和文本注音。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构建发音语料库。从缅甸语网站上抓取大约600M原始文本语料,去除语料中的非法字符和重复句子,并统一文本语料的字符编码方式。统计文本语料库中的高频词、句子长度、句
脑卒中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无形利刃,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原因之一。多对比高分辨率MRI可以无创显示管壁结构和斑块成分,为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提供有效手段。通过对多对比MRI进行对比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发现粥样硬化是否存在、确定斑块部位、判断狭窄程度和斑块成分识别。但是,在磁共振实际检查中,由于得到的多对比序列图像扫描方位和参数不一致、几何空间不匹配以及检查持续时间长,容易产生运动位移
PCB板元器件插件的正确与否决定了电路板的质量及生产成本,尤其是带有极性和方向性的元器件的反接将直接损坏电路板,给生产造成损失。而基于自动光学检测(Automatic Optical
目的:随着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的广泛应用和体检的普及,无症状性肾癌的诊断率越来越高,局限性肿瘤比例增加,是否在肾癌根治术中同时行同侧肾上腺切除术越来越受到关注。本课题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肾癌根治术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旨在探讨肾癌根治术中肾上腺切除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386例获得完整随访的肾癌根治术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其中30
印度尼西亚语(简称印尼语)源自于苏门答腊岛东北部的马来语,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世界上约有三千多万人将印尼语作为他们的母语,且大约有一亿多人将其作为第二门语言。现代马来语和印尼语都使用拉丁字母拼写,两种语言的拼写也比较接近。论文以开发印尼语文语转换应用系统为目的,设计并实现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的印尼语文语转换基线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提高语音合成
自然语言处理研究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难题,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让机器正确解析自然语言的语义,并获得某种形式的语义表示。由于自然语言中的句子是承载语义信息的主要单位,因此,准确解析句子语义是实现自然语言语义理解任务的关键。鉴于分布式词嵌入表示已经在机器翻译、自动摘要等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上取得了成功的应用,人们很自然地想到能否将分布式表示扩展到句子、段落或篇章等长文本,即将句子、段落或篇章的语义表示映
传统的通信物理层技术涉及信道建模、最优采样方案和信号检测等模块的设计以确保数据的无差错传输。由于在诸如水下通信、分子通信场景中信道模型难以用精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
在现代化工业进程日趋完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高端装备制造业正逐步向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迈进。工业机器人凭借其高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率等特点,在现代工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