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两难对策中竞合行为若干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两难问题中的多人动态对策过程的研究是探索人类面临两难问题时决策过程及其规律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当前管理心理学领域的热点课题。现实生活中大量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其本质核心就是社会两难问题。研究者通常将社会两难问题视为一种由外部因素引起的非完善均衡(deficient equilibrium)。解决社会两难问题就是找到能够促进合作,避免竞争的解决方案。究竟哪些因素会对多人动态对策情景下的合作行为产生影响一直是决策研究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包括两组实验。实验一考察了不存在组间竞争的情况下,不同损益条件、不同反馈方式等对多人动态决策过程的行为模式差异。实验二引入了组间竞争这一因素,并测量了被试的不同价值取向,以探讨在具有明确组间竞争条件下,两类损益条件及反馈方式的差异对多人动态决策过程的影响。还分析了在各种决策信息在不同条件实验前后重要性程度的变化。本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不同的损益条件对个体决策存在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随实验进程而变化的投入模式上。而两种损益条件下决策者对集体的平均投入的差异则并未达到统计显著水平。(2)反馈信息的内容和性质影响决策者的竞争与合作行为。及时的信息反馈,恰当的信息反馈方式对后续决策存在重要影响。在无组间竞争条件下,无论投资收益情景还是避免损失情景,都表现出集体反馈时对集体的投入要高于个人反馈条件。并且这种趋势在投资收益情景下更为显著。然而当存在组间竞争时,完全反馈与部分反馈条件下被试对集体的平均投入之间的差异消失。(3)不同社会价值取向是较为稳定的人格特征,但在动态决策环境中并非一成不变,个体决策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表现出适应性的变化。总体而言,合作取向的被试对集体的平均投入与个人取向的被试差异不显著。(4)社会价值取向与风险偏好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所有被试均表现出在风险偏好指数上,损失条件比得益条件下更倾向于冒险。个人价值取向的被试损失情境与收益情境的风险偏好指数之差较所有被试的平均水平为大,说明个人取向的被试在收益情境下更趋于保守,在损失情境下更趋于冒险。合作价值取向的被试在损失情境下相对于所有被试的平均水平而言更为保守。(5)有组间竞争和无组间竞争条件对合作行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组间竞争因素显著提高了决策者的合作倾向,同时也会掩蔽其他因素对合作行为的影响。
其他文献
为了实现机械化作业替代人工作业,保证热水器产品堆放整齐与安全,文中采用机械夹持装置替代人工作业,机械夹持板夹具能自动完成夹紧和松开产品,确保产品移动过程不跌落。采用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又被称为脑底异常血管网病,是一种自发性脑血管疾病,以慢性进展性颈内动脉末端狭窄和新生血管网形成为主要病理特点。随着血管狭窄及闭塞的进展,供
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仍存在着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教学行为,文章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行为的审视开始,注重从教学目标定位、针对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19年6月在该院收治的120例男性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手术
产业扶贫是我国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是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因地制宜、立足地区特色特点进行扶贫脱贫工作是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的
管理层收购由于具有降低代理成本、激励管理层积极性、有效调整资产结构、提高企业经营业绩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自20世纪末从国外引入之后,成为我国企业界关注的焦点,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