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季节冻土区列车荷载下路基振动响应特性与永久变形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l11320583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有三分之二以上干线铁路交通位于季节冻土区,受季节冻土区铁路路基冻融状态的影响,季节冻土区列车行驶引起路基振动响应特性较复杂。实践与研究结果表明,在季节冻土区,当冻结深度达到0.5m时便对工程有重要影响,而冻结深度达到1.0m则对工程有严重影响。鉴于此,本文以我国东北典型深季节冻土区铁路路基冻融病害防治为应用背景,对列车荷载作用下冻融土的动力性能与主要影响因素、列车行驶引起季节性冻胀路基振动响应特性与主要影响因素、列车行驶长期反复振动下季节性冻胀路基变形特点与主要影响因素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基础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取得的成果如下。(1)为研究深季节冻土区铁路路基在不同冻结时期振动特性,进行了深季节冻土区铁路路基完整冻融循环(冻结期,春融期,正常期)的列车行驶路基振动响应现场监测,揭示了不同季节与冻融状态下路基振动响应特性、振动衰减规律,并据此研究了列车类型、载重、行驶速度、冻融状态、振动方向等因素对路基振动幅频特性的影响。(2)采用室内低温动三轴试验方法,针对不同负温、加载频率、反复冻融条件设计室内试验工况,深入系统研究了典型深季节冻土区铁路路路基冻结粉质粘土的动力本构关系、动剪切模量、阻尼比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冻土、融土动应力-应变关系受温度、冻融循环次数与加载频率等因素影响,动剪切模量倒数与动应变之间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表明此路基粉质粘土动应力-应变关系附合双曲线模型。(3)通过Python语言编写程序,实现了应用ABAQ US软件参数化建立包括轨枕-道床-路基-场地的铁路路基三维无限元边界计算模型。基于典型季节冻土区铁路路基,建立考虑相变的三维路基温度场计算模型。根据大庆地区地表温度统计值,且考虑到地温升高趋势,预测哈尔滨-满洲里铁路路基建立至今温度场时空分布。采用课题组自编程序计算得到的列车动荷载作为轨枕作用力输入,将数值计算的稳态温度场结果作为初始条件加到路基计算模型中,实现温度场与应力场的耦合,并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4)应用季节冻土区铁路路基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冻结期列车行驶引起铁路路基内部及周围环境的振动响应特性。对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基的动应力、加速度幅频特性及幅值衰减规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设定不同工况,分析列车类型、行驶速度、列车编组和轨道不平顺谱等对路基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5)基于冻土融土的静三轴固结不排水压缩试验和动三轴永久应变试验,建立了高寒深季节冻土区长期列车荷载下路基永久变形预测模型,并结合路基振动响应的三维动力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不同季节与冻融状态下列车类型、轴重、速度与冻层厚度等因素对路基永久变形的影响。
其他文献
通过对潜用天线罩的组成材料及其组分的研究,特别是树脂含量对天线罩的介电性能、力学性能的分析,得到天线罩的最佳材料组成及其比例。
随着我国航天器数量增加以及广泛应用,提高我国航天领域健康管理技术水平的重要性日趋凸显;针对我国航天领域健康管理技术体系不完善,航天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能力较弱,缺少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中国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居民的生活水平及消费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未来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也是饮料设备行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目前的户用光伏系统应用形式还只是简单的独立或并网系统,其应用领域和初衷还只局限于偏远无电少电地区、供电质量较差地区等,其系统可靠性、稳定性、经济性等指标较差,应用
文章从通用飞机航空电子系统发展的需求牵引开始,通过对G1000、Smart Deck这两款领先产品的系统架构、技术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总结了通用飞机航空电子系统发展现状,展望了通用
概述了人类社会与社会领域的宏观结构及社会发展各阶段的时代特征和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演替规律。各国的现代化路径的可选择性与多样性是基于现代化内容的多样化和各国的历史
<正>早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是在采用Seldinger经皮股动脉穿刺技术和Judkins导管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由于股动脉内径大,定位明显,穿刺容易,因此成为常规途径。但
软件无线电(softwareradio)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新体制,是无线通信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文章论述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和体系结构,分析了实现的关键技术和难点,并介绍了美国军用的Speakeasy实
近年来,写作学理论研究由轰轰烈烈的大发展步入了深沉的思索阶段,人们都在思考着、寻觅着、探索着写作学理论研究的突破方向,以期建立现代写作学的殿堂。从科学发展的观点来
近年来,社会热点中的信任问题引发人们热议,例如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引发的企业信任危机、“跌倒者扶不扶”引发的人际信任危机、医疗纠纷引发的医患信任危机等。探寻这些现实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