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地热资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和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利用地热资源进行路面自动融雪除冰的技术迅速成为各国竞相关注和发展的热点。地热资源热传导沥青路面是地热资源热利用的一种,具有集热面积大、环保耐久、自动融雪等优势。它通过在沥青路面中埋设热传导管,通过换热介质将地下的热能进行收集利用,对调控沥青路面的服役温度和缓解目前紧张的能源形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沥青路面自融雪除冰研究主要侧重于其功能性和路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热资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和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利用地热资源进行路面自动融雪除冰的技术迅速成为各国竞相关注和发展的热点。地热资源热传导沥青路面是地热资源热利用的一种,具有集热面积大、环保耐久、自动融雪等优势。它通过在沥青路面中埋设热传导管,通过换热介质将地下的热能进行收集利用,对调控沥青路面的服役温度和缓解目前紧张的能源形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沥青路面自融雪除冰研究主要侧重于其功能性和路面集热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而对热传导管的埋入引起的沥青路面结构力学性能的变化缺乏认识,基于此,本文在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的资助下,通过理论分析和室内试验,将GX热传导元件埋设于沥青混合料试件中,开展热传导管件沥青混凝土的热传递效果以及换热管对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影响的研究,为公路管理部门制定防灾减灾对策提供参考。基于沥青混合料在不同调控温度下单位小时传递热量和导热系数,提出了预埋GX热传导元件沥青混合料导热性能的测试方法,通过预埋GX热传导元件沥青混合料导热性能试验表明,距离GX热传导元件50mm与100mm处能在3min内达到热传导管温度的93%左右,并且热传导期间持续保持温度不下降。热传导管埋入沥青混合料中,动稳定度略有降低,60min车辙深度较未埋管试件增加了7%,热传导管的埋入对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通过低温弯曲破坏试验发现,埋入热传导管后沥青混合料弯曲挠度减小了40.8%,破坏最大荷载降低了16.3%,说明热传导管的埋入改变了沥青混合料骨架密实结构和集料颗粒间的应力传递,使沥青混合料弯拉强度降低,最大弯拉应变显著减小,弯拉劲度模量增加。沥青混合料中埋设GX热传导元件后,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明显下降。基于1/3比例尺加速加载试验研究了预埋GX热传导元件对沥青混凝土高温稳定性与水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X热传导元件的埋入对沥青混合料在60℃高温条件下达到车辙深度20mm时的碾压次数较未埋GX热传导元件沥青混合料减少40%,对沥青混合料在50℃水浴条件下达到车辙深度20mm的碾压次数较未埋GX热传导元件沥青混合料减少41.6%。
其他文献
卤化物钙钛矿MAPbBr_3晶体(MA=CH_3NH_3)因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在光电器件领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多晶薄膜相比,其单晶体缺陷密度较低,载流子扩散长度长,迁移率高,被认为是较理想的光电材料。近年来,人们采用多种溶液方法来生长MAPbBr_3单晶。然而在不同生长条件下晶体的表面结构却各有不同,为了揭示晶体表面结构与其微观生长机理的关系,更好地指导晶体生长过程,对晶体生长的微观机理进行
本文尝试使用来自卡拉奇证券交易所(最近更名为巴基斯坦证券交易所)(KSE)的数据来模拟新兴市场的条件波动。我们采用了非对称模型,例如E-GARCH(1,1),T-GARCH(1,1)和P-GARCH(1,1)和对称模型,例如ARCH(1),GARCH(1,1)和GARCH-M(1,1),对22年的每日、每周及每月KSE 100指数回报系列进行了研究,以探讨波动的性质和不同的相关方面。新的经验证据表
莫斯科国际安全会议是国际上重要的会议之一,自2012年开始各个国家的国防部代表汇聚于此,共同探讨解决有关安全危机的办法和机制。本报告截取“第七届莫斯科国际安全会议”中
伴随社会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个人健康和医疗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从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并开始医疗改革以来。新医改已进行了11年。国内医疗服务水平和信息化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互联网医院、在线诊疗、远程会诊等新型医疗服务方式层出不穷。各级医疗机构日门诊数量和床位数量都得到了很大程度增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被视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金融创新工具,最初主要投资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原先,各国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监管持基本放松的态度,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加强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监管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相关法律规范缺乏,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行的界定标准模糊,监管法律几乎一片空白,监管思路尚不明确。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中私募
气候变化带来的气温升高导致了降雨过多,暴雨使城市洪水泛滥,大雨期间城市交通尤为困难。绿色基础设施是一种自然的解决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径流,同时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和经济增长。在雨季,马塞卢的道路和社区被淹,基础设施破坏,私有财产和经济损失。本研究旨在评估城市规划在其规划框架中使用的以绿色基础设施为导向的洪水治理策略。这些是通过识别和绘制马塞卢市流域的洪灾热点地图,了解其特征,从而有助于选择最合适的
江陵凹陷是江汉盆地主要的油气聚集与分布区域。江陵凹陷总体勘探程度较低,勘探程度和钻探程度极不均匀,剩余资源大,仍然具有较大勘探潜力和前景。由于江陵凹陷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对各区带地质结构的认识及目标评价的深度不够。明确各区带基本石油地质特征及成藏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加深对成藏条件、油气富集规律及规模的认识,评价区带勘探潜力,优选有利勘探区带。通过圈闭的精细描述研究,优选油气勘探有利目标,指导工区下步
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河渠、水库等水工建筑物在冬季受气温影响逐渐封冻,由于结冰形成的冰盖会产生损害水工建筑物的静冰荷载。当冰层达到一定厚度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冰层会产生冰温度膨胀力,对水工建筑物以及水库护坡产生破坏,从而影响水库的安全运行。为了对冰荷载以及冰温度膨胀力进行更好的研究,利用水库所取得的天然淡水冰,针对冰荷载的一个重要参数即淡水冰的单轴压缩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研究中青年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脑白质微结构改变,并进一步探讨脑白质微结构改变与认知功能、临床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21名中青年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和21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s,HC)的DTI成像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建设步入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如何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优化社会治理结构,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成为深化社会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