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素与P-gp、MRP2、MRP3相互作用及与黑豆主要成分配伍的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kinglove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Ussing chamber技术建立药物与大鼠肠粘膜MRP2、MRP3的肠道转运实验模型,并应用这两种模型分别研究大黄素与MRP2、MRP3的相互关系。此外,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之上,考察大黄素对P-gp的影响,并将大黄素与黑豆中主要单体成分染料木素,染料木苷,大豆苷元,大豆苷进行配伍实验,探讨黑豆主要成分是否影响大黄素在肠道内的吸收转运。方法:1.建立药物与大鼠肠粘膜MRP2、MRP3相互关系的实验验证模型。(1)在大鼠肠组织粘膜侧加入MRP2抑制剂MK-571后,考察MRP2底物普伐他汀经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段吸收方向与分泌方向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及外排转运率Er值的变化,若加入抑制剂MK-571后底物普伐他汀经肠转运吸收方向Papp增加或分泌方向Papp减少及外排转运率减少,则表明该实验验证模型建立成功。(2)在大鼠肠组织粘膜侧加入MRP3抑制剂苯溴马隆后,考察MRP3底物替尼泊苷经大鼠空肠、回肠及结肠吸收方向与分泌方向表观渗透系数Papp及外排转运率Er值的变化,若加入抑制剂苯溴马隆后底物替尼泊苷经肠转运吸收方向表观渗透系数增加或分泌方向表观渗透系数及外排转运率减少,表明采用该技术研究药物与肠道MRP3实验验证模型建立成功。2.应用已建立的实验模型,研究大黄素与MRP2之间的相互关系。(1)考察在大鼠肠粘膜组织加入不同浓度大黄素后,MRP2底物普伐他汀在大鼠空肠段吸收方向的表观渗透系数与分泌方向的渗透系数及外排转运率的变化情况,与不含大黄素的对照组相比,研究大黄素对底物普伐他汀经肠吸收的影响,推测大黄素是否为MRP2的抑制剂或诱导剂。(2)在大鼠肠组织粘膜侧加入MRP2抑制剂MK-571后,不同浓度大黄素在大鼠空肠段吸收方向与分泌方向表观渗透系数及外排转运率的变化,将其与不含抑制剂MK-571的对照组相比,据此推测大黄素是否为MRP2的底物。3.应用已建立的实验模型,研究大黄素与MRP3之间的相互关系。(1)考察在大鼠肠粘膜组织加入不同浓度大黄素后,MRP3底物替尼泊苷在大鼠空肠段吸收方向的表观渗透系数与分泌方向的渗透系数及外排转运率的变化情况,与不含大黄素的对照组相比,研究大黄素对底物替尼泊苷经肠吸收的影响,推测大黄素是否为MRP3的抑制剂或诱导剂。(2)在大鼠肠组织粘膜侧加入MRP3抑制剂苯溴马隆后,不同浓度大黄素在大鼠空肠段吸收方向与分泌方向表观渗透系数及外排转运率的变化情况,将其与不含抑制剂苯溴马隆的对照组相比,据此推测大黄素是否为MRP3的底物。4.考察大黄素对P-gp底物地高辛经肠吸收的影响,判断大黄素是否为P-gp的抑制剂或诱导剂。在肠组织粘膜侧加入不同浓度大黄素时,观察底物地高辛在大鼠空肠段吸收方向与分泌方向的表观渗透系数及外排转运率的变化情况。5.在大鼠肠组织粘膜侧分别加入黑豆中四个主要单体成分染料木素、染料木苷、大豆苷元、大豆苷后,考察大黄素在大鼠空肠段吸收方向与分泌方向的表观渗透系数及外排转运率的变化情况,将其与不含黑豆单体成分的对照组相比较,初步探索黑豆中主要单体成分对大黄素经肠吸收转运的影响。结果:1.(1)对照组中普伐他汀经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分泌方向的表观渗透系数分别为 28.73±16.52、49.60±22.56、67.84±32.52。与对照组相比,浓度为 100μg/mL的MK-571使普伐他汀在各肠段的分泌方向的表观渗透系数降低,其中空肠(12.72 ±3.34)与回肠(22.45 ±14.09)有统计学差异,十二指肠段无统计学差异。100 μ g/mL的MK-571可减少普伐他汀经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段的外排转运率,且空肠与回肠段具有显著性差异。(2)与对照组相比,200 μg/mL的苯溴马隆可使替尼泊苷经大鼠空肠、回肠、结肠段吸收方向的表观渗透系数增多,其中空肠段(3.72±0.97)有显著差异(P<0.01);200 μ g/mL的苯溴马隆使替尼泊苷经大鼠空肠,回肠及结肠段分泌方向的表观渗透系数降低,与对照组相比,空肠,回肠与结肠段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200 μg/mL的苯溴马隆减少了替尼泊苷经大鼠空肠、回肠及结肠段的外排转运率,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2.(1)与对照组相比,加入不同浓度大黄素后,低、中、高浓度组中普伐他汀经空肠段吸收方向的表观渗透系数有所增加,但均无统计学意义,分泌方向的表观渗透系数及外排转运率无明显改变。(2)联合使用抑制剂MK-571后,低浓度组,大黄素经空肠段吸收方向表观渗透系数增加,分泌方向表观渗透系数及外排转运率减少,但均无统计学差异;中浓度组,大黄素经空肠段吸收方向表观渗透系数增加(P<0.01),分泌方向表观渗透系数及外排转运率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高浓度组,大黄素经空肠段吸收方向表观渗透系数增加(P<0.01),外排转运率减少(P<0.01),有显著性差异,但分泌方向表观渗透系数无明显改变。3.(1)与对照组相比,加入不同浓度大黄素后,低、中、高浓度组中替尼泊苷经空肠段分泌方向的表观渗透系数及外排转运率有所下降,且均有统计学意义。(2)联合使用抑制剂苯溴马隆后,低浓度组,大黄素经空肠段分泌方向表观渗透系数及外排转运率增加,但均无统计学差异;中浓度与高浓度组,大黄素经空肠段分泌方向表观渗透系数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外排转运率无明显改变。4.与对照组相比,加入不同浓度大黄素后,低浓度与中浓度组中,P-gp底物地高辛经空肠段分泌方向表观渗透系数及外排转运率增加,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浓度组中,地高辛吸收方向表观渗透系数减少(P<0.01),分泌方向表观渗透系数无明显变化,外排转运率增加,有统计学意义。5.与对照组相比,加入黑豆中不同单体成分后,在染料木素组,大黄素经空肠分泌方向的表观渗透系数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吸收方向表观渗透系数及外排转运率有所增加,但均无统计学差异。大豆苷元组,大黄素经空肠段分泌方向表观渗透系数增加(P<0.01),外排转运率增加(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染料木苷与大豆苷组中,大黄素经肠吸收方向与分泌方向表观渗透系数及外排转运率,同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运用Ussing chamber技术建立了研究药物与肠道内MRP2与MRP3蛋白相互作用的实验验证模型,并采用该模型研究表明大黄素在肠道内受到P-gp、MRP2、MRP3蛋白的外排影响,可能为MRP2的底物,大黄素可能是P-gp及MRP3的抑制剂或诱导剂.同时实验结果显示大黄素经黑豆主要成分配伍使用后,可使大黄素在肠道内的吸收转运发生变化,其中大豆苷元可能会促进大黄素的外排。
其他文献
成功的教育教学包括三大要素:课程、教学、评价。而评价则是影响学生潜能开发、智能开发的关键所在。《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学生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勵与改善的功能。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评价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体现社会发展,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进行
如今,当教师难,当班主任更难。一个班级五十多个学生,一百多个家长,所谓众口难调,无论班主任怎么努力,家长总会有不满意的,久而久之,难免会产生矛盾、积怨,甚至产生对立,严重
如何加强蔬菜种子管理,使其更好地为种植业结构调整“保驾护航”.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的,就贵州省蔬菜种业进行了分析,发现贵州省种业存在蔬菜种子经营人员参差不
语文教学应与时俱进,随着现代教育媒体逐渐走进课堂,教材已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甚至不再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在新课程背景下,强调开放式学习方式,而教材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是非常有限的,不足以支撑学生兴趣广泛的学习活动,而需要教师广泛搜集资料,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让语文教学与时俱进,让语文教学人文化,就是一种不错的办法。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体育的重要教学保障,在体育课堂上,不仅要掌握一定知识与技术,还要提高能力,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就要不断通过身体练习来实现,只有不断的重要练习才能达锻炼
学习生活丰富多彩,新鲜有趣,陪伴着我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些美好的经历让我记忆犹新,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一次残疾人的生活体验。  那是二年级的一堂《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教师讲述了张海迪阿姨的故事,告诉我们盲人、聋哑人、肢体残疾、智力有缺陷的,都是残疾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后来,教师用手绢蒙住了我的眼睛,顿时,眼前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我感到很害怕,连忙用手摸索着,小心翼翼地朝前走着,走一步,停一下,一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课堂教学更科学、更有效?教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是体现课堂教学有效性最好的指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置学生于学习的主导地位,把学生的学习收获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质量标准,促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以教师有效的“教”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以提高教学效率。  一、人格因素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  人格即指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体
黑龙江寒地以黑籽南瓜或葫芦为砧木,以早熟丽人、鲁青1号等西瓜品种为接穗,采用大棚嫁接栽培,嫁接苗抗寒、抗病、高产、成活率高;6月下旬上市,采收期集中,仅7~10天,省工又不
用改良的琼脂孔扩散实验进行生物活性跟踪,分离纯化了多粘类芽孢杆菌BS04的拮抗成分,将纯化样品溶解在水中,测定其对青枯假单胞菌的拮抗作用,结果显示BS04拮抗成分能耐受广泛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以来,销售数量快速增长,受国家关于非个人用户3万公里运营里程政策限制,新能源汽车企业具有资金需求量大、风险高等特点,使得融资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严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