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在餐饮场所实施现况调查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2010年,上海出台了《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这是首个在国内通过地方人大的省(直辖市级)法规。根据该条例规定,经营场所使用面积在150平方米以上或者餐位在75座以上的餐饮场所,可以划定吸烟区或者设置吸烟室,吸烟区和吸烟室以外禁止吸烟。但是,对于如何划分和设置没有具体规定。这样的措施执法是否有难度,实施效果如何?对于上海餐饮业效果的分析将有利于上海今后对于控烟措施的进一步修订,也为其他城市乃至今后全国的控烟措施提供参考。研究目的:评价上海市餐饮场所禁烟法规的遵守情况及执行情况;了解餐饮场所服务人员及其顾客对餐饮场所控烟法规的态度,为今后餐饮场所控烟政策的修订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以上海徐汇区和黄埔区抽取100个餐饮业场所,对服务人员和顾客进行调查。共调查服务人员589人,顾客489人。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状况,对吸烟和控烟相关的知识和态度,对控烟法规的遵守和执行情况等。结果1.餐厅服务人员情况1.1服务员人口学特征共有589名服务人员参与调查,男性231人,占39.2%;女性350人,占59.4%。平均年龄为(23.29±5.90)岁,其中以19-25岁年龄段为主,占66.7%,教育程度以初中水平最多,占46.6%。不同性别吸烟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高于女性。47.8%的服务人员表示过去7天遭受过被动吸烟。实施不同控烟政策的餐厅中,服务人员遭受被动吸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餐厅服务人员对吸烟和被动吸烟危害的认知情况86.3%的服务人员对吸烟持反感态度,成为餐厅控烟的有利因素。非吸烟者中对吸烟持反感态度的比例高于吸烟者(94.4%vs67.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98.3%认为吸烟是否损害吸烟者健康,吸烟者和非吸烟者的差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58.2%的服务人员表示被动吸烟更容易引起心脏病,其中66.1%的吸烟者表示认同,略微高于非吸烟者(66.1%vs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父母吸烟的孩子是否更容易患哮喘或呼吸道疾病这种看法,69.4%的服务人员表示认同,不同吸烟状态认同的比例均为达到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8%的服务人员认为被动吸烟的量少于一定值就不会引发相关疾病。1.3餐厅服务人员对条例认知和态度概况52.3%的服务人员了解餐饮场所的控烟法规,不同教育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不同控烟政策餐厅的服务人员知晓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面禁烟餐厅的服务人员了解控烟法规的比例最高,为66.7%;部分禁烟但没有隔离的餐厅,其服务人员了解控烟法规的比例最低,为41.0%。82.0%的服务人员赞同对餐饮场所实施控烟政策,其中非常赞同的比例为47.8%。不同控烟水平的餐厅,其服务人员的支持态度不全相同。全面禁烟的餐厅,其支持比例最高,达到88.2%,部分禁烟但没有隔离的餐厅,其支持的比例最低,为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8%的服务人员认为餐厅禁烟有利于餐厅工作人员的健康,89.0%的服务人员认为餐厅禁烟有利于餐厅工作人员的健康。虽然控烟政策对健康的促进得到普变认同,但是在对于餐厅经济效益的影响上却存在误区。服务人员普遍认为餐厅禁烟会影响经济效益,仅有24.6%的服务人员认为餐厅实行禁烟,不会对餐厅运营造成负面影响。不同控烟水平的餐厅,其服务人员的认知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顾客情况2.1顾客人口学特征本次调查共回收顾客有效问卷479份,有效率92.8%。男性262人,占54.7%;女性217人,占45.3%。平均年龄为(32.69±11.86)岁,其中以26-35岁年龄段为主,占43.8%。教育程度以大学/大专以上水平最多,占72.4%%,吸烟者162人,占33.8%;不同性别吸烟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高于女性。2.2顾客对吸烟和被动吸烟危害的认知情况76.2%的顾客对吸烟持反感态度,非吸烟者中认为吸烟不好的比例高于吸烟者(86.6%vs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吸烟是否损害吸烟者健康的看法,98.5%的顾客表示认可这种看法,吸烟者和非吸烟者都有很高的比例,均达到98%,无统计学差异(P>0.05)。96.6%的顾客认为被动吸烟会损害健康。对于被动吸烟的具体危害,90.5%的顾客表示被动吸烟更容易引起肺癌,不73.0%的顾客表示被动吸烟更容易引起心脏病,82.0%的顾客认同于父母吸烟的孩子是否更容易患哮喘或呼吸道疾病,不同吸烟状态认同的比例均为达到75%以上。但是,仍有41.2%的顾客认为被动吸烟的量少于一定值就不会引发相关疾病,即被动吸烟有一定的安全阈值。吸烟者对此认知的比例高于非吸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餐厅顾客对条例认知、态度以及相关行为概况62.0%的顾客只听说过控烟法规,但不清楚法规内容。15.2%的顾客从未听说过控烟法规,只有22.8%的顾客比较了解。87.4%的顾客认为餐厅禁烟后,餐厅环境将更为舒适。83.9%的顾客认为餐厅禁烟有利于餐厅顾客的健康,42.8%的顾客认为餐厅禁烟不会导致对吸烟者的不公平待遇。88.0%的顾客认为小餐馆也应该禁烟。日常生活中,42.3%的顾客倾向于选择部分禁烟的餐厅,在部分禁烟的餐厅,67.4%的顾客一般在非吸烟区就餐。59.6%的顾客表示餐厅禁烟后对就餐次数没有影响。在价格、口味等相似的条件下,51.4%的顾客表示更愿意去全面禁烟的餐厅。3.控烟条例在餐厅实施情况以及影响因素83.5%的服务人员会主动告知顾客本餐厅的控烟规定,不同控烟水平的餐厅中,服务人员告知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面禁烟的餐厅,服务人员告知顾客控烟规定的比例最高,比例为93.4%。无禁烟规定的餐厅劝阻比例最低(38.2%)。对于部分禁烟的餐厅,75.9%的服务人员表示,和法规实施前相比,非吸烟区的吸烟情况吸烟人数有所减少。但是,服务人员对于顾客的吸烟劝阻意识仍然薄弱。仅9.1%的服务人员表示大多时候会上前劝阻顾客吸烟,15.1%的服务人员表示劝阻顾客吸烟,会对日常工作带来不便,51.8%的服务人员表示很少带来不便甚至完全没有任何不便。58.0%的服务人员表示,如果没有劝阻顾客吸烟,其他顾客从来没有向控烟法规监督部门举报,只有5.6%的服务人员表示顾客会经常举报。25.0%的服务人员表示控烟监督部门接到举报后从来不会及时处理,51.6%的服务人员表示控烟法规监督部门偶尔会处理。14.5%的服务人员表示控烟法规监督部门从来没有日常巡查,45.8%的服务人员表示不知道控烟法规监督部门是否日常巡查,只有15.4%的服务人员表示控烟法规监督部门会经常巡查餐厅对于餐厅服务人员劝阻意愿的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女性相对于男性服务人员更易劝阻顾客吸烟;顾客配合度高、对吸烟持反感态度、监督部门的日常巡查较为频繁以及人为目前对于吸烟者的惩罚力度比较大的服务人员更愿意劝阻吸烟顾客。结论:餐厅服务人员和顾客对于吸烟和被动吸烟的危害都有一定的认知,对于餐饮场所的控烟普遍持赞成态度。实施不同控烟措施的餐厅在认知和态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无论是餐厅还是服务员,对于目前的餐厅控烟政策缺乏足够的了解,在服务人员中存在着控烟政策影响经济收入的误区,同时监督部门执法还应进一步加强。
其他文献
烟标内衬纸是食品卫生级标准的内包装材料,同时需要有精美的外包装色彩质量。本文对某品牌烟标内衬纸的色偏差影响因素采用实验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影响内衬纸色偏差
本文研究了Fe5Mn3Al中锰汽车用钢的热变形行为,在温度为 950~1 150 ℃时,应变速率为0.1~ 20 s^-1 .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进行单道次热压缩试验,通过对试验获得的流变应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重大的创新和突破。作为学校的管理者,管理工作思想要有新的突破、新的思考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是指为了满足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由政府部门和相关公共部门来提供公民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现代服务型政府的基本
金融市场中的各个变量(如股票的价格、各种利率等等)的变化规律一直为人们所高度关注。为了描述金融市场中各种变量的运动规律,学者们建立了各种各样的金融模型。Cox-Ingersoll-
事故车辆的车速,作为事故鉴定中重要的一环,不仅能描述发生事故的性质,还有利于对事故过程的重现。传统的车速鉴定手段,通过获取事故现场定位参数、事故痕迹、散落物等信息人工计
大坝安全监测能够实时获取大坝的状态信息,基于无线方式的大坝监测系统对于确保大坝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大坝无线安全监测系统的需求,采用嵌入式系统和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目的研究循环miRNA-1和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缺血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非急性心肌梗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为对照组;符合2012年全球统一心肌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患儿扁桃体、腺样体表面和实体组织内的细菌种类、分布以及药物敏感情况,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同时探讨细菌培养结果与渗出性中耳炎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建筑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建筑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但是在建造的精致程度方面,大量普通建筑与国外建筑或传统建筑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精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