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电影中的“文革叙述”(1979—1998年)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pymh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1979年到1998年间中国大陆电影中的"文革叙述".这些电影形式的"文革叙述",不仅是新时期电影中值得注意的现象之一,而且也是在文学作品之外影响最大的"文革"叙述形式.但是现有的研究主要是把作品或是作为"伤痕电影"来研究,或是纳入更大的文化反思的命题中作为个案来讨论,或是作为导演专论的一部分来分析,而没有将这些作品集中在一起,以电影中的"文革叙述"作为一个类别进行系统的研究.这既是这些研究不足的地方,也是本篇论文想要探讨的重点.本篇论文实际上探讨了以下三个问题,即"文革故事"在中国大陆电影中是如何被"叙述"的?它们为什么要这样被"叙述"?以及它们将怎样发展与变化?为了便于研究,本文对这些"文革叙述"进行了分类,根据"故事结构"和"意义"的组合将这些电影中的"文革叙述"分成四种类型.类型一:"灾难控诉"的叙事模式.类型二:"因祸得福"的叙事模式.类型三:"决不后悔"的叙事模式.类型四:"荒诞无稽"的叙事模式.通过分析研究这些类型的特点,本文最终发现中国大陆电影中的"文革叙述"经历了一个对"文革"引起的"灾难"否定(类型一)-肯定(类型二)-肯定(类型三)-否定(类型四)的过程,从而使人们完成了对"文革"宣泄-美化-反思-消费的叙事功能.这些"文革叙述"的产生主要受到三股力量的影响:创作者群体、大众期待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这三股力量也有着各自的发展趋势:创作者群体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大众期待的影响正在逐渐增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将持续地发生着作用.
其他文献
传统压风机的电动机存在恒转速运行耗能大的问题。为达到节能目标,采用开关磁阻调速电动机驱动压风机,根据风量、风压与电动机转速、电流的关系,实施全闭环数控,并应用于20m3
期刊
该文首先概述了服饰面料设计从手工艺设计到机械化大生产的历史,并归纳了90年代以来服饰面料设计出现的一些新面貌.第二章主要从价值的层面,通过它的艺术、技术、功能、经济
期刊
对地物物理量的度量是获得地物相关信息的重要手段,它是制作地图的依据和信息源泉。基于比较法的地物物理量的度量模型,由度量对象ai、度量基准i0、度量单位Bi和度量结果Qi构成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崛起,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审时度势、把握机遇、肩负使命、果断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
目的 进一步探讨PDA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使其为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带来创新与变革.方法 将PDA技术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使信息系统的触角延伸到病床旁,实现病人信息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在尼泊尔东部的加纳阔普尔,有一列运行了上百年的窄轨火车,这可是一列正儿八经的国际列车,每天从加纳阔普尔的火车站发车,一路摇晃着穿过尼印边境,到达尘土飞扬的印度北部城
生活于两个世纪之交的埃里克·萨蒂(Erik Satie 1866-1925)以其性格怪癖,总是给自己的作品起一些可笑、荒涎的古怪标题而闻名。也许正是因为他叛逆的个性难以被人理解,长期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