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圈椅与“中国椅”的比较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1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具是人们在日常生活最频繁接触的物品,除了作为家居用品存在外,家具还作为具有文化特质的精神载体存在。不同的地域、历史和人文环境会形成不同的家具特质。为研究家具设计在不同地域中的特点与发展,本文选取我国家具代表一一明式圈椅和北欧家具代表一一“中国椅”两把椅子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首先是两把椅子的产生环境和因素。明式圈椅产自中国,“中国椅”产自北欧的丹麦,相隔千里的地域与民情,人文历史环境也大不一样,因时代的先后和历史的传播而造出相似的家具。其次,明式圈椅和“中国椅”在造型、材料、尺度、结构、匠心上都有各自的特征,而这些特点是因各自的地域情况、背景文化、生活方式等而形成,由此发现两把椅子的特点以及引出背后所蕴藏的不同的文化特质和情怀。这部分是本文的重点论述段落,具体分析,具体论证。最后,通过以上论述启示我国当今家具设计发展的境况,一方面是对传统式样、传统工艺、传统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是传统文化如何向现代设计转化和创新,给我国现代家具设计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启发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经过知识点的梳理和论文的论述,可知“中国椅”产生的时间远晚于明式圈椅,地理位置也相隔甚远,二者之间在某一程度上来看具有“师承”的关系。  前者“师承”于后者,将后者的精髓以现代的技术和现代的语言表现出来,以此引发共鸣。汉斯·瓦格纳的设计是一个很成功的实例,相反地,现如今“中国椅”对于我国现如今的家具设计发展来说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参考的范例。因此,从这两把椅子着手进行论文研究,寻求传统和创新之间的和连通点和平衡点,探索有中国特质的家具设计发展。
其他文献
研究了几种生物酶和纤维素结合域(cellulose-binding domains)对旧箱纸板纸浆及其成纸性能的影响,探讨了酶用量和反应时间对酶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衡量了酶对不同长度纤维的
在感性消费的时代背景下,消费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产品带来的实用功能,进而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在家用医疗康复设备领域,更需要重视使用者的心理、精神层次的需求,因此需要一种研
期刊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内径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诱导期容量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将58例胃肠肿瘤患者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超声测量患者诱导期不同时点下腔静脉内径(IVC)及塌陷指数(IVC-CI),并记录相应时点的中心静脉压(CVP)、血压(MAP)、心率(HR)及每搏量变异度(SVV)等容量指标,评价IVC及IVC-CI预测联合麻醉诱导期容量水平及容量治疗反应性的效能。结果所有患者在诱导前及插管3
目的探讨心绞痛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冠状动脉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心绞痛患者279例为研究对象,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10%为标准,将患者分为杓型组(115例)和非杓型组(164例),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特点、生化指标、冠状动脉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比例。结果⑴非杓型组和杓型组间年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