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菌性果斑病(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 )是新疆甜瓜和籽瓜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由国外或区外传入新疆后,给新疆哈密瓜和籽瓜生产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严重时可以引起的毁灭性的损失。该病害主要是通过种子带菌进行远距离传播的检疫性病害。因此,选择一种快速、可靠、灵敏的系统检测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为了防治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害,生产上普遍采用化学杀菌剂。但是,农药的过度使用严重影响瓜果的品质和安全性及生态环境的质量,因此如何增强植株本身的抗病性,特别是提高植物的系统获得抗性(SAR)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同时筛选抗病品种也是防治瓜类细菌性果斑病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利用NEST-PCR技术检测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菌悬液和种子提取液的带菌量,检测的灵敏度分别是:2.6χ100cfu/ml和2.6χ103cfu/ml,分别比常规特异性引物PCR提高了10000和1000倍;NEST-PCR对新疆不同来源的西瓜和哈密瓜种子的检测结果表明:目前新疆生产的哈密瓜种子带菌率比西瓜高,检出率高达73.3%,而西瓜种子基本上不带细菌性果斑病菌。运用NEST-PCR检测细菌性果斑病菌比常规PCR速度更快,灵敏度更高。利用诱导因子诱导植物自身产生抗病性是一种防治病害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新方法。不同浓度的BTH和硅酸诱导2天和4天后接种病原菌,BTH(90ug/ml)和硅酸(0.9%)诱导4天后,接种病原菌的相对防效最好,分别是63%和40%。诱导剂BTH和硅酸诱导哈密瓜幼苗并接种细菌性果斑病菌表明:无论接种与否,都能使哈密瓜叶片中POD、PPO、PAL活性升高。且BTH诱导效果要高于硅酸的效果。POD的PAGE的结果显示:BTH和硅酸诱导2天后POD酶的活性迅速升高,并且在量上有一定的积累。通过苗期室内喷雾接种法,对新疆主要的15个哈密瓜品种或品系、2个籽瓜及15个西瓜品种进行苗期抗病性鉴定,结果显示:待测的所有哈密瓜、籽瓜和西瓜品种或品系在发病程度上虽有明显的差别,但均不抗病,其病情指数都在40以上。西瓜和籽瓜的抗病性较哈密瓜要强;品种的染色体的倍型和生育期与抗病性也没有明显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