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乙基-3,6-二[2-(8-羟基喹啉)-乙烯基]咔唑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ie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在许多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咔唑及其衍生物分子是一种有机发色基团及重要的化学反应中间体,在组装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高的Tg和好的热稳定性,是性能优良的空穴传输材料:咔唑及其衍生物与富勒烯键联,在光激发下,分子内电子转移形成长寿命电荷分离态;与8-羟基喹啉键联所形成的金属配合物,光致发光产生了红移,不需掺杂就达到了调控发光。 据此,本文对咔唑的3-和6-位进行结构修饰,以期获得良好的发光材料,本文合成了新的发光材料N-乙基-3,6-二[2-(8-羟基喹啉基)-乙烯基]咔唑(4)及其锌配合物(5);化合物4经质谱(MS)、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元素分析(EA)表征其结构,并测定了它的荧光光谱,并研究了荧光性质以及抗氧化活性及促进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增殖。结果显示:化合物4的荧光发射为蓝绿色光(500 nm),其发射光谱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荧光光谱向长波方向移动(即发生红移);化合物4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在低浓度时对鼠骨髓间质干细胞有促进作用化合物5亦用质谱(MS)、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EA)表征和荧光光谱(FL)进行了表征。化合物5的红外光谱表明,形成配合物后的O-H伸缩振动吸收在3400~3100 cm1左右形成宽峰,吡啶环振动吸收发生明显位移,表明酚氧原子和吡啶环氮原子参与配位,并且配合物在490~470 cm-1左右出现新的Zn-O振动吸收峰。同时,考察了化合物5的荧光性质,其荧光发光峰值为600 nm,与2-甲基-8-羟基喹啉锌相比,发生了明显的红移,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极可能为:由于配合物5的分子结构中咔唑与两个2-甲基-8-羟基喹啉通过共轭双键联结,扩大了π电子的共扼效应,形成了新的跃迁能级,改变了分子的HOMO和LUMO能级,HOMO-LUMO之间能隙变小而引起的。
其他文献
设计教育的创新发展不仅缘于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设计教育的创新发展,一方面使设计打破常规,呈现新颖独特、丰富有趣的面貌;另一方面开拓教育的发
在温和条件下进行的选择性氧化反应无论对于学术研究还是工业应用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高性能的氧化催化剂的研发已构成了一个广泛的研究领域。Schiff碱金属配合物,以其较好的载
内生真菌(endophytic fungi)是指那些在其生活史中某一段时期生活在植物组织内,对植物组织没有引起明显病害症状的真菌,包括营表生的腐生真菌和对宿主暂时没有伤害的潜伏性病原真菌和菌根菌。植物内生真菌作为植物内生菌的重要成员,由于它的次级代谢产物往往种类繁多、骨架新颖、生物活性多样,已成为发现新的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植物内生真菌还能够产生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相似的活性成分。海南粗榧(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