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现在已是一篇深入人心的著作,但追溯它的文化渊源不难看到,这则寓言的影响力并不是自其产生时便十分巨大,甚至长久以来都沉寂于众多古籍中。通过研读寓言,结合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各家的思想,包括儒家、道家的思想,加以分析,不难发现愚公移山的故事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沿着对这篇寓言的文化脉络对愚公移山当中的传递的意志品质进行梳理,对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愚公移山精神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愚公移山的精神,这种从一则寓言升华为我国民族精神宝库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精神力量,它的形成不能没有中国共产党对它的宣传深刻理解。从抗战时期对愚公移山故事地简单表述到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同志强调要以“愚公移山精神”推翻长久以来压迫着中国人民头上的两座大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使得愚公移山精神成为了在抗战时期的和解放战争时期鼓舞人们思想的重要工具。新中国成立之后,愚公移山精神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实践和应用使之产生了更加广泛的影响,打下良好的基础和社会氛围,促进其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成为一种彰显巨大的决心和勇气的精神。国务院于2011年9月28日正式印发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全面增强开放意识、市场意识、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积极树立中原发展新形象。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和不同时期人们对“愚公移山”的不同解读,愚公移山精神已经成为象征着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重要精神力量。在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对“中国梦”进行了深情论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提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共鸣,人们纷纷讨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在何处。在众多声音中,“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民族凝聚,自强不息”的观点是最为有力的,要实现“中国梦”就需要我们共同发扬自强不息、敢想敢为的实干精神。而这也正是“愚公移山精神”当中的重要内容。可见,发扬愚公移山坚韧不拔的决心和勇气,自强不息,团结进取的精神是非常重要,对“中国梦”的实现有着最重要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