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预处理对污泥电动处理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be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污泥中的大量重金属已成为污泥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而单一的电动技术并达不到理想的去除效果,因此有必要对污泥的预处理方法进行研究。本论文研究了三种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电动处理技术处理城市污泥重金属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研究了反复冻融对电动技术去除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反复冻融使污泥中Cu、Zn、Cd和Ni的不稳定态分别增加5.84%、4.49%、15.09%和4.23%,潜在迁移能力分别提高57.14%、22.16%、127.67%和19.08%。冻融后污泥的通电电流12h内迅速上升到33mA。反复冻融对2009年污泥中Cu、Zn、Cd、Ni的强化倍数分别为1.17、2.26、1.85和0.72,对2011年污泥中Cu、Zn、 Cd、Ni的强化倍数分别为1.62、1.79、1.44和1.39,表明其是一种有效的电动处理污泥的预处理方法。(2)研究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皂角苷对电动技术去除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皂角苷对Cu和Zn的解吸率大于鼠李糖脂,且皂角苷的最佳质量分数为3%。加入皂角苷污泥通电电流逐渐增大,而对照污泥(未加皂角苷)电流则逐渐减小,并且加入皂角苷污泥的平均pH值比对照污泥低0.16。皂角苷对污泥中Cu、Zn、Cd和Ni的强化倍数分别是2.15、2.67、2.34和2.13,对电动技术去除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增强效果明显。形态分析结果表明,皂角苷对大部分弱酸提取态重金属去除效果明显,但对Cu的形态分布影响较小。(3)研究了堆制对电动技术去除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污泥中不同重金属的去除率随堆置时间的变化而不同。Cu和Zn的去除率分别在堆制90d和30d时达到最大;Cd和Ni的去除率随堆制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并始终低于未经堆制的污泥。随着通电时间的增加,污泥的通电电流逐渐减小,但堆制90d污泥的电流初始值(40.8mA)明显高于未经堆制污泥的电流初始值(24.11mA)。堆制污泥经电动处理后pH值比未堆制污泥高0.03,不利于重金属的溶解。形态分析结果表明,堆制污泥经电动后重金属的可氧化态均有所增加,这与堆制过程中污泥有机质的变化有关。
其他文献
国外关于领导行为评价的研究,都把领导行为划分为两个因素:一是组织目标达成,另一个是团体维系。本研究用聚类分析得出了三个因素:组织目标达成,团体维系和个人品德。从而验
目的:通过观察注射H102于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 HUCMSC)联合应用对APP转基因鼠行为学及其脑内磷酸化tau蛋白、糖原合成激酶以
美国女诗人安妮.塞克斯顿的大部分诗歌作品都与女性有关。她以细腻的笔触从多角度描写了女性的生存境遇和深层心理状态。她的诗歌主题也常常打破以往的禁忌,以毫不妥协的真诚
以鲜榨番木瓜浆为材料,研究不同速冻方式对番木瓜浆的功能酶活力冻藏稳定性的影响。采用-40℃液浸式速冻机和-40℃超低温冰箱对比,分别测定其冻结曲线,分析液浸式速冻和空气
利用实用、高效的泄洪洞整体三维紊流数值模型,对滩坑水电站泄洪洞进行了数值模拟,该模型采用引入VOF方法的kε-紊流模型,结合通用性强、易扩展的非结构混合网格。为克服网格
风水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在自然环境中选择最佳居住地点的过程中总结而来,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村落、房屋和墓地的选址及建造。对其进行研究既
研究了论坛客观性如何影响看帖者对帖子所推荐产品的态度,及其影响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表明:当论坛不客观时,看帖者对产品的态度较差,当论坛比较客观时,看帖者对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与此同时,社会结构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环境污染严重等经济发展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区域间发展差距也
目的:通过观察H102和hUCMSC各自及其联合对APP转基因鼠行为学、脑细胞凋亡的影响,深入研究H102和hUCMSC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美国自白派女诗人安妮·塞克斯顿在《家庭主妇》和《她那一类》两首诗里分别刻画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女性形象:平凡的家庭妇女和非凡的女巫。二者看似不同,实则有着相似的生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