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隐喻进行反思,隐喻从它和思维的联系里找到了新生.认知语言学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认为隐喻普遍存在于语言和思维中.因此,隐喻应该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和其它的虚拟结构构建了我们的概念系统.隐喻在本质上是人类用来了解周围世界的概念工具.认知语言学里的隐喻实际上是指概念隐喻.它和语言隐喻或隐喻语言表达即相异但又有联系.概念隐喻借助于具体的概念来让我们理解相对抽象的概念.而语言隐喻仅仅是潜在的概念隐喻的表现形式.该文对英汉里的情感隐喻"悲"进行了研究,试图探讨共同的经济和文化差异是怎样影响情感隐喻"悲"在英汉里的构建,同时也期待能强化有关情感隐喻的一些基本观点以及认知语言学的经验观.选择"悲"作为研究对象并不是随意的,是鉴于许多研究注重于在英语国家里比较典型的情感,例如"高兴","愤怒","爱",而在东方比较普遍的基本情感如"悲"却很少受到关注.该文对近五十个英汉诗句进行了案例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相似处也存在差异,但是不管怎样都是以身体体验为基础并受其制约.其相似之处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生理现象和共同的体验,而差异则是出于文化因素的不同.该文试图通过中国的阴阳理论,五元素理论以及和西方主客二分相对应的天人合一理论来阐释这种文化差异.通过英汉情感隐喻"悲"的对比研究,该文加强了一些情感隐喻的认知观点,例如概念隐喻即存在认知的一致性又存在文化的相对性;事件结构广泛应用于情感的概念构建中.该文也是对情感隐喻更广泛的跨文化研究的一次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