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国学教育思想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gidtfdx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问天下公器,原不以国为界,但各国因其国情不同,有所特别研究贡献,以求一科学中支派内容之充实,此则凡文化的国民所宜有事也。”①1926年梁启超的这番话,很大程度上是希望终止在“国学”问题上的争论不休,调和“国学”问题上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的对峙。但只要稍加留意便可发现,在进入世界经济文化全球化的21世纪,凸现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呼声日益强烈。只要“地球村”还是一个哈贝马斯所谓的“未完成的计划”,民族主义仍是这个世界的基础。②因此,当代学者回顾中国20世纪的国学研究和国学教育,更应该对这种基于民族主义立场的国学教育抱充分的“了解之同情”。 “对一般人而言,国粹、国学、国故这几个名词在清季民初二三十年间大致为许多人互换使用(清季时一度流行的‘国魂’意思也相近)。”③虽然在民国时期在什么是国学的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国学教育和国学研究的开展。20世纪初梁启超拟办《国学报》未果,但到了20世纪20至30年代,“国学教育和研究机构竞相设立”。④立体地看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应该注意到,在五四后的高等教育“全盘西化”虽占主流,也还有力主“救学弊”的章太炎、马一浮等坚持书院讲学的倔强身影;新文化运动高歌猛进的中心北京大学的近邻清华园内,“国学研究院”的旗帜也曾高高飘扬,一流的国学大师会聚于此,登坛论教,使国学教育出现了难得的“少年气象”;再联想到20世纪90年代开始悄然升温而今已渐成气候的“国学热”和“汉学热”,可以肯定地说,20世纪,并非“西学东渐”一枝独秀,21世纪的中国,国学教育恐怕也难以被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挤到被遗忘的角落。 倘若从事中国近现代国学教育史的研究,梁启超无疑是最佳的切入点。教养、学识、才情、勤奋、毅力等各种因素的耦合,促成了梁启超30岁就具备了对传统文化“从头说起”的魄力和胆识,他在这一年开始写作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贯通今古、旁揽西学,把中国几千年的学术演变写的波澜壮阔、气势恢宏。文章的开始部分更是大气磅礴,如重槌击鼓,催人奋进:立于五洲中之最大洲而为其洲中之最大国者谁乎?我中华也。人口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谁乎?我中华也。四千余年之历史未尝一中断者谁乎?我中华也。我中华有四百兆人公用之语言文字,世界莫能及。西人称世界文明之祖国有五:日中华,曰印度,日安息,日埃及,曰墨西哥。然彼四地者,其国亡,其文明与之俱亡。今试一游其墟,但有摩诃末遗裔铁骑蹂躏之迹,与高加索强族金粉歌舞之场耳。而我中华者,屹然独立,继继绳绳,增长光大,以迄今日。此后且将汇万流而剂之,合一炉而冶之。於戏!美哉我国!於戏!伟大哉我国民!吾当草此论之始,吾不得不三薰三沐,仰天百拜,谢其生我于此至美之国,而为此伟大国民之一分子也。 故合世界史通观之,上世史时代之学术思想,我中华第一也。(泰西虽有希腊梭格拉底、亚里士多德诸贤,然安能及我先秦诸子。)中世史时代之学术思想,我中华第一也。(中世史时代,我国之学术思想,虽稍衰,然欧洲更甚。欧洲所得者,惟基督教及罗马法耳,自余则暗无天日。欧洲以外更不必论。)惟近世史时代,则相形之下,吾汗颜矣!虽然,近世史之前途,未有艾也。又安见此伟大国民,不能恢复乃祖乃宗所处最高尚、最荣誉之位置,而更执牛耳于全世界之学术思想界者?
其他文献
调查显示,目前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存在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缺乏主动性、探究合作学习能力不强等特点。而传统课堂教育是灌输式教育、大一统的教育,不能解决当前中等职业学校
教育应做到“因材施教”,然而在学校教育的实践中,不同资质的学生常常无法获得差异化的教育。资优教育因受教育资源限制加以政治和伦理方面的考虑,常被人冠以“有违公平”的头衔
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学习逐渐成为现代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途径。越来越多的人们希望接受高等教育,在普通高等教育容纳力有限的情况下,成人高等教育作为人们接受高等教
有位伟人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题记一“老东西,再不收敛,只让你活三天,快准备棺材吧……”郁广伟捡起院子里地上的纸条,这已经是第三张了。先
当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快速推进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施行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借助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更好地开展专业教学培训工作和教学研究工作,从而适应职业教育的新发展提供了契
在经济发展呼唤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双证书”制度作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提高职业教育效率和效益、实现职业教育机制创新的重要措施,实施逐步深入。本文认为,“双证书”衔接
学位
  成人教育学与儿童教育学二元对立问题一直是成人教育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范畴。通过梳理诺尔斯的成人教育学与儿童教育学二元对立问题及其由此引发的论争,以澄清成人教育学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做好再就业工作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明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奋斗方向,对新时期党的宣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提出了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