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教育对学生工程问题解决策略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houheng198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解决”是21世纪技能之一,在机器人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思维,帮助其运用工程设计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开始成为机器人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本研究基于工程设计的理念和机器人教学模式,结合小学生命科学内容,设计开发了一套机器人课程,并开展实践教学,探究机器人教育对学生工程问题解决策略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图形可视化方法分析国内外机器人教育的研究趋势,总结相关研究的课程教学案例,以及学生工程问题解决的评估方法,基于理论的探讨与教学模式的总结开发机器人课程,并以综合活动课的形式在上海某小学实施,课时为17周,研究对象为上海地区某小学高年级的学生30人,使用混合研究方法,从量化和质性的角度收集并分析数据,分课程教学前、中、后三个阶段,评估学生工程问题解决策略的变化。研究结果发现:(1)本研究中,机器人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工程设计过程的理解,学生随着课程学习的进行,可以写出更多的工程设计步骤,不同步骤间也形成越来越多的有效序列;(2)课程教学后,学生在设计、建构和评估工程设计问题解决方案时,其问题解决策略符合工程设计的逻辑,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迭代性,开始围绕问题和需求设计解决方案、建构模型、测试和评估,但仍然存在“非顺序参与者”的倾向;(3)基于工程设计的机器人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知识,学生产生比较积极的反馈,对该课程产生比较积极的学习动机,并且希望学习更多的机器人课程,也愿意运用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问题解决路径数据的积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学生工程问题解决的策略,同时也能支持机器人教育中教与学风格的匹配。本研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学生访谈,发现了课程内容和教学在培养学生工程问题解决策略方面存在的不足,建议后续研究从更多的角度探究学生工程问题解决策略的变化,完善机器人教学和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对工程设计过程的理解,以及运用工程设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在催化反应中,金属酶催化剂在温和的条件下就可以体现出高的催化活性及高的产物选择性。以甲烷单加氧酶为模型,探索其仿生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一直以来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由于
我国的输电通信铁塔数量多且分布范围较广,截至2019年底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通信铁塔运营企业。但由于输电铁塔长期处于室外环境中,受到风吹、日晒、雷击、暴雪等自然灾害影
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他曾把自己的文学生涯分为三个阶段,《布莱顿硬糖》(1938)属于“天主教阶段”的小说。《布莱顿硬糖》中描写了三个不同的反英
心脑血管疾病(简称心血管疾病)是危害全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大疾病,目前仍然是致死率最高的疾病,防治心血管疾病是一项重要而又刻不容缓的工程。而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涉及到人的一日三餐,而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事件不断发生,不但事件的发生造成了经济损失,还因为舆情事件发酵造成了更大的社会损失,经济损失动辄上亿。随着互联网行业稳健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引起政府、公众、媒体等的广泛关注,为了能够及时发现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状态,帮助政府部门及时响应舆情事件。本文提出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预警模型,希望能够为有关部门提供决
王安祈是台湾著名的戏曲剧作家,同时她也是一位学者、剧团管理者,是台湾京剧变革的亲身参与者。她根据自己的创作实践,提出了打造“京剧文学剧场”的京剧现代化创作理论,同时
书法教学方法与美术教学方法是我国小学艺术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美术教学方法已推翻古板传统的描红式教学,向多元化教学成功转变。自小学书法教育正式纳入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