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再生稻是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型种植方式,然而,再生稻头季机收碾压严重影响了再生季产量,已成为制约再生稻推广应用的瓶颈。本文基于农机农艺融合,提出了一种再生稻机收碾压稻茬链排齿爪式扶正技术原理,以降低机收碾压稻茬对再生季产量的影响。首先,通过大田试验,采用人工扶茬的方式,研究机收碾压稻茬扶正对再生季腋芽萌发、干物质、产量及构成的影响规律,以验证机收碾压稻茬扶正技术方法的可行性;其次,开展再生稻链排齿爪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生稻是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型种植方式,然而,再生稻头季机收碾压严重影响了再生季产量,已成为制约再生稻推广应用的瓶颈。本文基于农机农艺融合,提出了一种再生稻机收碾压稻茬链排齿爪式扶正技术原理,以降低机收碾压稻茬对再生季产量的影响。首先,通过大田试验,采用人工扶茬的方式,研究机收碾压稻茬扶正对再生季腋芽萌发、干物质、产量及构成的影响规律,以验证机收碾压稻茬扶正技术方法的可行性;其次,开展再生稻链排齿爪式扶正装置的结构设计,并基于运动学理论,分析链排齿爪式扶正装置工作过程,建立扶正装置的运行速度模型,明确影响扶正效果的关键参数;然后,开展台架试验,以明确扶正装置前进速度、链排转速、齿爪入茬角度等关键工作参数对碾压稻茬扶正效果的影响,并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回归方程,为链排齿爪式扶正装置工作性能评价及预测提供模型;进而研制一种再生稻链排齿爪式扶正装置。本文研究可为再生稻头季机械收割后稻茬被碾压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和新技术装置,对促进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机收碾压稻茬扶正对再生季腋芽萌发及产量的影响为了探明机收碾压稻茬扶正技术思路的可行性,以再生稻丰两优香1号为供试品种,通过大田试验,连续2年开展了碾压扶正稻茬、碾压未扶正稻茬和未碾压稻茬处理对再生季腋芽萌发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碾压未扶正稻茬,碾压稻扶正显著促进了腋芽萌发数量,平均增幅为72.04%;也显著提高了再生季产量,平均增幅为38.03%。因此,机收碾压稻茬扶正技术思路可行,可为机收碾压稻茬扶正装置的研制提供试验依据。2)再生稻链排齿爪式扶正装置整体设计基于机收碾压稻茬扶正技术方法,应用农业机械学和机械设计理论,设计了一种再生稻链排齿爪式扶正装置,分析了齿爪式扶正器的工作过程,建立了扶正装置的运动学模型,明确了扶正装置前进速度、链排转速和齿爪入茬角度是影响扶正效果的关键参数。同时,为了保证每株碾压稻茬均有扶正器进行扶正作业,建立了前进速度与齿爪式扶正器速度之间的匹配关系式。3)再生稻链排齿爪式扶正装置性能试验以再生稻丰两优香1号机收碾压稻茬为试验材料,扶正成功率为评价指标,开展了再生稻链排齿爪式扶正装置性能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链排转速、扶正装置前进速度和齿爪入茬角度均显著影响稻茬扶正成功率,当链排转速为345r/min、扶正装置前进速度为0.75m/s和齿爪入茬角度为70°时,链排齿爪式扶正装置的扶正成功率最高,可达91.17%;并对碾压稻茬扶正成功率进行了η~2检验差异显著性检验,明确了影响扶正成功率的因素由大到小为齿爪入茬角度、扶正装置前进速度、链排转速;同时,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碾压稻茬扶正成功率回归方程,拟合度为0.95,回归关系极显著,可为链排齿爪式扶正装置工作性能评价及预测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大量具有高艺术和历史价值的木质艺术珍品,为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生活水平等提供资料,并且不可复制。木质文物作为一种生物材料,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微生物的侵害,降低其价值,甚至被彻底破坏。本论文以周原某战国古墓葬文物埋藏土壤和榆林卧虎湾墓地群中一棺木埋藏土壤及其内木质文物样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木质文物样品各项理化性质及其中微生物的分布特征,并利用分离到的微生物进行其对木材
区间优化算法是一种以区间数为变量的优化方法,因为区间数能够表示数据的不确定性,能够提供数学意义上严格的运算结果,还能够为复杂的工业过程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从而避免噪
目的:本研究通过选取湿热毒盛型淤积性湿疹患者服用升玄利湿汤,采用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进行临床观察,依据改良后的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表以及瘙痒VAS评分表进行治疗前后比较,并与对照组进行对照,以评价升玄利湿汤治疗湿热毒盛型淤积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课题是在前期临床实践验证有效的基础上,随机选择湿热毒盛型淤积性湿疹的合格病例70例,等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问题愈发突出。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充分认识到农民在人才振兴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培育产生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民大省,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上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更好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推动河南农村经济发展,本文对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环保约束的加强,我国钢铁行业已全面步入高质量发展时代,绿色高效成为新时期钢铁企业共同追求的主旋律。铁矿粉烧结是一个涉及许多物理和化学反应的复杂过程,同时也是钢铁生产过程的关键上游工序。因此,对铁矿粉烧结过程的建模与优化对钢铁行业来说具有重大意义。目前过程建模与仿真的平台多采用商业软件,其优点是操作简便且技术文档丰富,其不足是:开发性较弱,其过强的封装性导致融合其他优化算法时
随着各大视频网站视频数据的快速增长,人们正处在信息过载的时代。面对海量的视频信息,用户难以快速找到符合自身兴趣的视频,而视频网站也希望将视频准确推荐给用户以提高收视率,有效的个性化推荐系统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用户影视兴趣画像和推荐算法是视频网站推荐系统必须考虑的两个方面。然而用户的从众行为会导致在构建用户影视兴趣画像和生成推荐过程中出现偏差;此外现有研究针对群体共性与个体个性兴趣相结合的视频推
旅游业作为一种敏感性产业,它的发展会受到各种各样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乡村旅游是人类开展休闲旅游活动和旅游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社区是乡村旅游地发展的依托,乡村旅游地社区管理需要探索具有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方法与策略,以应对多变且复杂的内外部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变化。社区恢复力是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受到自然或非自然的干扰后,经过系统内部和外部的作用,维持其防御和功能的能力,是研究乡村旅游地社区可持续发
自1980年以后,国外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由对教师行为研究转变为对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直至2005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科勒博士和米什拉博士第一次将技术知识(Technological Knowledge TK)整合到教师知识结构中提出TPACK,为教师的知识结构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而随着各门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又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本研究就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TPACK理论
本文通过对《慕庐诗》的整理,进而考察叶封的生平、交游和著述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从题材内容、文献价值两方面呈现出叶封《慕庐诗》的主要面貌,以期为叶封的全面研究打下基础。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叶封《慕庐诗》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对叶封生平、著述情况的考察,梳理《慕庐诗》的创作历程。第二部分主要讨论叶封的交游情况。本章主要分为师承关系、朋友交往、文人群体三个方面,以材料为依据,勾勒出叶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因其融资期限短、自偿性、贸易企业需求量大的诸多优点逐步成为商业银行扩大客群规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主要途径。但同时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开展过程中也必将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如市场风险、企业的违约风险等,以上风险要素极有可能给银行造成资金损失;另一方面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也来自于银行内部,包括从业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欠缺、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等。正确识别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点,并对风险进行评估